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③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
A.1 B.2 C.3 D.4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部分的“(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指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综上所述,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③④,共4项。
故正确答案为D。
2、下列关于我国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或推动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前后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粤港澳大区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B.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C.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
D. 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A项错误,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要指成都、重庆。
B项正确,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C项错误,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
D项错误,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和人口的,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
故正确答案为B。
3、物质在发生能量转化时通常都存在一系列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的过程存在化学反应的是( )
A. 风力发电 B. 烧煤取暖 C. 冰雪融化 D. 酒精挥发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风力发电,酒精挥发,冰雪融化,灯泡发光等。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A、C、D三项均属于物理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B。
4、“大雪兆丰年”是一句流传极广的农谚,意思是冬天下几场雪,是来年庄稼能获得丰收的预兆,这不仅是我国先民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而且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下列关于“大雪兆丰年”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明雪融化时可以冻死害虫 B.“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说明大雪能为越冬作物保暖
C.“大雪半融加一冰,来年病虫发生轻”说明大雪能为土壤补充养料
C.“雪多下,麦不差”说明雪融化为土壤补充水分,防止农作物干旱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A项错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意思是今年冬天如果下了厚厚的雪,那么麦苗上就有好几层的雪,来年就可以丰收。这是因为大雪覆盖冬小麦时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使冬小麦免受冻害。
B项错误,“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意思是冬天下雪可以冻死不少的杂草,还可以冻死害虫,这样杂草跟害虫都可以做肥料了,来年自然庄稼长势就会好了。主要是强调大雪能冻死害虫和杂草。
C项错误,“大雪半融加一冰,来年病虫发生轻”意思是如果大雪期间下雪,融化的过程中结冰的话,那么地里的虫卵就会被冻死,来年庄稼长得就好,不会遭受病虫害的影响。主要强调大雪能冻死害虫。
D项正确,“雪多下,麦不差”意思是今年雨雪量大,明年的麦子会长得很好。雪融化后可以为土壤补充水分,还可以为冬小麦提供充足的水份,防止冬小麦干旱。
故正确答案为D。
5、从远古走到今天,从 走到文明,千万年沧海桑田,千万年风风雨雨,这片 的热土终于造就出了万物之灵——人类。当机器的轮盘飞快地转动,当一颗颗卫星打破蓝天的 ,人类开始强烈地感到另一种力量的驱使——竞争。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知 宽广 宁静 B. 愚昧 辽远 安静
C. 笨拙 广阔 寂寞 D. 蒙昧 广袤 沉寂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由横线前“从远古走到今天”可知,横线处与“文明”语义相反,B项“愚昧”意为蒙昧,D项“蒙昧”意为未开化,不懂事理,均与“文明”语义相反,保留。A项“无知”意为缺乏知识,其反义通常为“博学”,与“文明”的反义对应不及B、D两项,排除;C项“笨拙”意为动作不灵巧,无法与“文明”构成语义相反,排除。
第二空,搭配“热土”,即土地,D项“广袤”意为广阔,搭配恰当,保留。B项“辽远”意为遥远,与“热土”搭配不当,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D项“沉寂”指十分寂静,“打破蓝天的沉寂”搭配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6、疫情导致全球产业格局重塑,中国国内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将 内陆的新基建投资和消费转型构建稳定的国内循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机 ,进一步为深化中国自然资本增值和重塑区域经济提供新的方向。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提振 结合 B. 抓紧 协调 C. 依托 衔接 D. 力促 联系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这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先有“脱贫攻坚成果”然后才能实现“乡村振兴”,C项“衔接”指相互连接,能体现这两者间的承接关系,保留。A项“结合”指彼此紧密联系,B项“协调”指配合适当,步调一致,D项“联系”指联络、接洽,也指事物之间的有机关联,均不如C项“衔接”更能体现出两者的承接关系,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依托内陆的新基建投资和消费转型,搭配恰当,C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7、除了那些家喻户晓的“国宝”,中华大地上还有不少动物正处于、或正在走向“濒危”行列。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所面临的危险还未被重视,甚至它们的名字和样子都 。
A. 默默无闻 B. 鲜为人知 C. 无人问津 D. 一无所知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根据递进关联词“甚至”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要比前文程度重,前文指出一些濒危动物未被重视,即大家知道,但是认为不重要,故横线处表达几乎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意思,B项“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符合文意,当选。A项“默默无闻”指没有什么名声,侧重强调主观上不声张,而文段强调客观上不被人知道,且与“名字和样子”搭配不当,排除;C项“无人问津”指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与文段强调的没有人知道的意思不符,排除;D项“一无所知”指什么都不知道,搭配主语通常为人,与“名字和样子”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少,行业、社会、监管等也在逐渐调整和适应。但是不能因此采取一种压制态度,而应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其规范健康地发展。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 )。
A. 要以包容的态度,营造分享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B. 相关法规的调整和监管手段都跟不上分享经济的步伐
C. 分享经济是新生事物,本身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D. 不能压制新生事物的发展,否则就无法跟上新时代的发展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首先表明分享经济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存在着不少问题。接着通过“但是”转折提出对策,说明对分享经济,不能压制,而应创造更好的环境,对应选项为A项,当选。B项,为转折前内容,且为问题类表述,非文段重点,排除;C、D两项,表述不具体明确,文段已指明具体对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放眼世界范围,有研究者发现,地处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至少有七个不同的词来表达“雪”,也许区分雪的形态和状态,对他们的生活而言非常重要;而处于赤道的非洲国家语言中就少有关于“雪”的词。同样,在阿拉伯语中,有四百多个表达“骆驼”的词语,而在汉语、英语中,有关“骆驼”的词语就相当少……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特有的语言。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A. 非洲国家对于“雪”这个词不如爱斯基摩人那么感兴趣
B. “骆驼”这个词是阿拉伯语中最重要的词汇
C. 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根本原因
D. 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根据文段第一句话可知,文中并未指出人们是否对“雪”这个词感兴趣,故A项无中生有,排除。B项,文中仅指出在阿拉伯语中,有很多个词语表达“骆驼”,但未提及其是最重要的词汇,表述绝对,排除。C项,“根本原因”表述绝对,排除。D项,文段指出不同的环境可以形成不同的语言,即透过语言可以了解当地的环境和特色,D项正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0、一个多世纪以来,工业领域发生了两次革命性的管理范式转换:第一次是以福特流水线为标志的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模式;第二次是以丰田精益生产为标志的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碎片化需求倒逼新生产模式的出现,即从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升级为大规模定制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大规模定制模式则意味着商业模式和管理范式需要创新
B. 传统的企业制度和管理范式将遭遇颠覆性挑战
C. 大规模定制模式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
D. 推进企业制度的创新是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内在需求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
横线出现在文段末尾,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文段开篇介绍了工业领域的两次管理范式转变,接着阐述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碎片化需求倒逼新生产模式出现,即大规模定制模式,由此可知,横线处需要围绕大规模定制模式和管理范式转变来展开,对应A项。
B项中“颠覆性挑战”程度过重,排除;C、D两项未提及文段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词:“管理范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④⑥,②③⑤ B. ①③⑥,②④⑤
C. ①④⑥,②③⑤ D. ①③⑥,②④⑤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观察图形,都是汉字,元素组成不同,且无属性规律,则考虑数量规律。题干中每个汉字都有封闭空间,优先考虑数面。图①有2个面,图②有2个面,图③有2个面,图④有3个面,图⑤有3个面,图⑥有3个面。所以,图①②③一组,均有2个面;图④⑤⑥一组,均有3个面。
故正确答案为C。
1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元素组成相似,相同线条重复出现,优先考虑加减同异。第一组图图1和图2求异,相同部分去掉,不同部分保留,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3;第二组图应用此规律,图一图二求异只剩下一条斜对角线,再旋转90°,C项为前两图求异后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90°,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
13、两冰块相撞,小冰块撞掉一半,大冰块撞掉的是小冰块撞掉的4倍。如果原来大冰块的体积是小冰块的10倍,现在是几倍?
A. 16 B. 10 C. 8 D. 6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
赋值小冰块原来的体积为2,则大冰块原体积为2×10=20。小冰块撞掉了2÷2=1,剩余2-1=1;大冰块撞掉了1×4=4,剩余20-4=16。则现在剩下的大冰块是小冰块体积的16÷1=16倍。
故正确答案为A。
14、王老师一家有5人,父亲、母亲、妻子、女儿和他本人,今年母亲、王老师和女儿年龄之和为135岁,而且他们三人的年龄正好构成等差数列,那么今年王老师多少岁?
A. 42 B. 45 C. 48 D. 50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本题考查年龄问题,根据题意,“今年母亲、王老师和女儿年龄之和为135岁,而且他们三人的年龄正好构成等差数列”,结合常识王老师的年龄在母亲和女儿之间,即为等差数列的中项。结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前n项之和=n×等差中项,则135=3×王老师年龄,故王老师年龄=135÷3=45岁。
故正确答案为B。
15、紫竹:植物学家
A. 电影:影迷 B. 页岩:地质学者
C. 昆虫学家:昆虫 D. 瓷砖:镶嵌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紫竹是植物学家研究的对象,两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A项:影迷是喜欢看电影而入迷的人,且影迷不是一种职业,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页岩是地质学者研究的对象,两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昆虫是昆虫学家研究的对象,但两者顺序反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瓷砖是被镶嵌于附着面上,两者并非研究对象与人物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6、( )对于 一氧化碳 相当于 ( )对于 海啸
A. 中毒 灾难 B. 二氧化碳 季风
C. 口罩 潜艇 D. 尾气 地震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
逐一代入选项。
A项:一氧化碳可能导致中毒,二者为因果关系,海啸可能导致灾难,二者为因果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并列关系,季风和海啸无必然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口罩和一氧化碳无必然逻辑关系,潜艇和海啸无必然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汽车尾气中包含一氧化碳,二者是组成关系,地震是引发海啸的原因,二者为因果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7、转类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由于表达的需要,凭借上下文的条件,临时转变话语中某些词的词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使用转类这一修辞格的是:
A. 小王的笑声总是很阳光
B. 不管怎么严格的检验,金子总归还是金子
C. 尽管几年下来没赚几个钱,他还是要君子下去
D. 我到此快要一个月了,懒在一所三层楼上,对于各处都不大写信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临时转变某些词的词性”。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阳光”本身为名词,在语句中转换成形容词词性,符合“临时转变某些词的词性”,符合定义,排除;
B项:选项中词语的词性都没有发生变化,不符合“临时转变某些词的词性”,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君子”本身为名词,在语句中转换成动词词性,符合“临时转变某些词的词性”,符合定义,排除;
D项:“懒”本身为形容词,在语句中转换成动词词性,符合“临时转变某些词的词性”,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8-20题
2021年中国雨季特征为华南前汛期于4月26日开始,7月2日结束,雨季长度为67天,总雨量494.6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晚20天,结束偏早4天,雨季长度偏短24天,雨量偏少31%。
西南雨季于6月4日开始,10月4日结束,雨季长度为122天,总雨量634.5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晚9天,结束偏早10天,雨季长度偏短19天,雨量偏少15%。
华北雨季于7月12日开始,9月9日结束,雨季长度为59天,总雨量276.4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6天,结束偏晚22天,雨季长度偏长28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长;雨量偏多103%,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
东北雨季于6月5日开始,8月29日结束,雨季长度为85天,总雨量364.3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17天,结束偏晚4天,雨季长度偏长21天,雨量偏多23%。
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雨季长度为77天,总雨量379.9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8天,结束偏晚7天,雨季长度偏长15天,雨量偏多87%,为1961年以来最多。
梅雨于6月9日开始,7月11日出梅,梅雨期32天,梅雨量267.2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入梅时间偏晚1天,出梅时间偏早7天,梅雨期偏短8天,梅雨量偏少22%,与2020年梅雨量780.9毫米相比差距明显。江南入梅时间偏晚1天,出梅偏晚3天,雨量偏少15%;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早4天,出梅偏早2天,雨量偏少8%;江淮区入梅时间偏早8天,出梅时间偏早4天,梅雨量偏少14%。
18、正常年份雨季长度最长的地区是:
A. 华南 B. 西南 C. 东北 D. 华西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可得:2021年华南雨季长度为67天,与正常年份相比,雨季长度偏短24天。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可得:(2021年)西南雨季长度为122天,与正常年份相比,雨季长度偏短19天。定位文字材料第四段可得:(2021年)东北雨季长度为85天,与正常年份相比,雨季长度偏长21天。定位文字材料第五段可得:(2021年)华西雨季长度为77天,与正常年份相比,雨季长度偏长15天。则正常年份各地区雨季长度分别为:华南,67+24=91天;西南,122+19=141天;东北,85-21=64天;华西,77-15=62天。综上,正常年份雨季长度最长的地区是西南。
故正确答案为B。
19、2021年雨季开始时间最迟的两个地区在雨季开始时间上相差了:
A. 34天 B. 35天 C. 41天 D. 42天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
定位文字材料可知:2021年雨季开始时间最迟的两个地区分别为华北(7月12日)、华西(8月23日),故时间上相差了31-12+23=42天(7月共有31天)。
故正确答案为D。
20、下列地区中2021年雨季期平均每天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是:
A. 西南 B. 华北 C. 东北 D. 华西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
根据题干“下列地区中2021年雨季期平均每天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是”,可判定本题为现期平均数问题。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至第五段可得:2021年西南雨季长度为122天,总雨量634.5毫米;华北雨季长度为59天,总雨量276.4毫米;东北雨季长度为85天,总雨量364.3毫米;华西雨季长度为77天,总雨量379.9毫米。根据公式:雨季期平均每天降雨量=雨季期总雨量÷雨季长度,则各地区平均每天降雨量分别为:
西南=634.5÷122>5毫米/天;
华北=276.4÷59<5毫米/天;
东北=364.3÷85<5毫米/天;
华西=379.9÷77<5毫米/天。
比较可知,2021年雨季期平均每天降雨量最大的是西南地区。
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