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博士招聘简章 (若干人)
2025-04-28 16:13:50
一、学校简介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是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立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之一、国家优质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有着“工业城市中山水美,山水城市中工业强”美誉的广西工业重镇柳州。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底蕴深厚。学校先后由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等8所学校历经两次合并而来。经过几代柳职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现已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http://www.lzpu.edu.cn/ggfw/zpxx/content_97037教融合50强”院校。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2023年度政府采购先进高校,以“匠心文化”品牌项目获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
学校区位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坐落于西南工业重镇、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工业城市、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广西制造”的中心——柳州,共有社湾、官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900多亩。学校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动服务“制造强国”“工业强桂”“柳州现代制造城”战略,秉承“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使命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确立了“匠心柳职”文化品牌。学校厚植工业基因,聚焦广西和柳州市的汽车、机械等支柱产业,形成了“承工业底色、育大国工匠”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职业赛道的领跑者。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引并举”打造高水平团队。学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含立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技能大师1名,教育部、人社部“双认证”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5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6人,广西技术能手14人。近五年在岗教师(教师团队)荣获国家级人才奖励或荣誉共23项,其中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和三等奖3项。
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共49个专业(不含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群12个。现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重点专业14个,其中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专业4个;“1+X”证书制度试点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7种,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6个,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广西唯一),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自治区特等奖4项。各项标志性成果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注重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按照生产车间与教室、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实训设备设施与生产设备设施、作业与产品作品、教学与科研、育人与创收合一的“八合一”建设原则,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20个,共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38个,其中,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15个,有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175个。荣获12项国家级实训条件建设项目成果,建成25个自治区级实训基地。
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学校围绕柳州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集群发展。相继成立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柳州螺蛳粉等7个产业学院,牵头组建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广西敏捷制造职教集团,其中,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获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与柳东新区联合组建协同创新研究院,引进和孵化18个创新创业团队,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个,建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建成柳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组建“院士引领、博士担当、技术能手加持”的高水平研发队伍,开展金属3D打印、激光加工、高性能轻合金材料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技术人才培训。参与起草国家技术标准1项、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15项,累计专利授权618项,专利转化45项,成为企业离不开的技术创新伙伴。
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按照标准“引入—内化—实施—共享”的思路,形成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训结合,助力企业全球发展的柳职国际化办学模式,伴随柳州支柱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与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地方龙头企业联合构筑国际化发展共同体,培养国际化人才,建成16个国际工匠学院,向全球累计共享标准61个、教材20项。贡献了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柳职方案。
学校育人成效明显,社会声誉斐然。连续23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三年,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项(广西唯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4项。国家级技能大赛累计获奖271项。优秀毕业生中,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英雄6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1人等一大批典型的优秀学子,他们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贡献着柳职学子的智慧,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柳职人坚守着立德树人的初心,将继续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聚焦服务先进制造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职业教育,为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书写柳职精彩新篇章!
二、招聘岗位、人数及条件
↑ 扫码下载岗位表(附件1) ↑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
(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身心健康,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文化程度、知识和能力。
(四)报考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招聘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五)业绩要求:拟引进博士需在近五年获得以下业绩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指《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的核心期刊或《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核心期刊,下同)正刊发表论文一篇或 SCI、EI、SSCI、A&HCI 收录正刊论文一篇;
2.主要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排名前三);
3.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4.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项三等奖以上(排名不限);
5.与以上业绩相当的其他业绩。
(六)用编形式:实名编制。
博士重点招聘岗位
序号 | 部门 | 招聘岗位 | 专业要求 | 年龄要求 | 招聘人数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1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类专业教师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电气、电子及自动化类 | 50周岁以下 | 若干 |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18007721004 邮箱:250541624@qq.com |
装备智能化技术类专业教师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信息系统安全;机械类、仪表仪器及测试技术类 | |||||
2 | 汽车工程学院 | 汽车类专业教师 | 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 |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18677247290 邮箱:381013853@qq.com | ||
3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物联网工程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 | 联系人:周老师 电话:18207729588 邮箱:309232786@qq.com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教师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 | |||||
4 | 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 | 环境类专业教师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均要求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 联系人:林老师 电话:0772-3155650 邮箱:986873367@qq.com | ||
5 | 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 | 财经类专业教师 | 会计学类,以会计信息系统,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优先 | 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18177217757 邮箱:148405456@qq.com | ||
物流类专业教师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以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方向优先 | |||||
6 | 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 | 贸旅类专业教师 | 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统计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旅游管理、产业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 |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18007720585 邮箱:563005994@qq.com | ||
7 | 艺术学院 | 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 | 设计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视觉方向)、符号学与文化研究、空间与生活方式设计学 | 联系人:廖老师 电话:13978024930 邮箱:184955655@qq.com | ||
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政类专任教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 |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13633061018 邮箱:229064426@qq.com |
说明:对柳州市外到校面试应聘人员,提供合理往返交通费,住宿费。同时享受柳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给引进人员的奖励政策,学校按应聘人员正式入职时柳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相关政策文件执行。
博士人才类别及待遇
人才类别 | 项目工资 (万元)(含税) | 科研启动费 (万元)(含税) | 其他待遇 | 备注 |
自治区级 高层次人才 | 100—500 | 50—100 | 一、高层次人才的项目工资、科研启动费具体待遇根据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协商决定; 二、按照柳州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施编制标准提供基本办公条件; 三、按上级规定,享受相应级别的财政工资、住房物业服务补贴等; 四、未取得高级职称的博士,学校提供三年内享受副高职称的奖励性绩效(课酬、工作量、绩效、社会服务费)的经济待遇; 五、学校视岗位空缺及博士配偶个人资历条件情况,协商、协助解决其配偶 安置问题; 六、在职在岗博士人员,每年发放博士专项绩效12000元(含税); 七、子女入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柳州市政府关于高层次人才的有关规定执行。 | 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桂办发〔2017〕36号)认定标准的A、B、C、D类人才,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引进。 |
博士 | 20-100 | 5-10 | ||
注:除以上待遇外,同时享受柳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给符合条件的引进人员的奖励政策【柳州市对引进博士给予2年累计4.8万元(税后)生活补助(生活补助仅限45岁以下博士),在柳州首次购房的博士给予25万元(税后)购房补贴】,学校按应聘人员正式入职时柳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相关政策文件执行。 |
三、招聘报名
1.报名时间:长期有效。
2.报名材料
(1)填写《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详见附件),也可从学校官网www.lzpu.edu.cn公共服务-招聘信息及公示栏下载。
(2)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从业资格证等证书、学信网学历认证和本科、硕士、博士的成绩单扫描件。
(3)《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中提到的科研和获奖情况的证明支撑材料的扫描件。
(4)其他可展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材料扫描件。
(5)扫描件(上述2、3、4项)统一放进一个WORD文档,所有图片要求正面朝上,顺序为:身份证正反面--学信网学历认证--博士毕业证--博士学位证--博士成绩单--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硕士成绩单--本科毕业证--本科学位证--本科成绩单--职称证--职业资格证--获奖情况--科研论文情况--其他材料等。
3.报名方式
应聘者将《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详见附件)和应聘证明材料发送至岗位对应的联系人邮箱。报名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毕业院校+毕业专业+本人姓名。
四、纪律与监督
(一)严格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招聘单位负责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不得被聘在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招聘工作人员、体检医务人员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如遇与自己有上述亲属关系的,要主动回避。
(二)严格公开招聘纪律,对有下列情形的,取消应聘资格
1.应聘人员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2.应聘人员在考核过程中作弊的。
3.违反《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桂人社发〔2011〕155号)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纪行为。
五、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在招聘过程中如发现拟聘用人员有与师德规范相悖的行为,学校不予聘用。如已经聘用者,学校将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保留追究其他责任的权利。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人事处,联系电话:0772-3629707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纪委,监督电话:0772-3156485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
2025年4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www.lzpu.edu.cn/ggfw/zpxx/content_97037
一、学校简介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是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设立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之一、国家优质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有着“工业城市中山水美,山水城市中工业强”美誉的广西工业重镇柳州。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底蕴深厚。学校先后由广西冶金工业职工大学、柳州市工业职工大学等8所学校历经两次合并而来。经过几代柳职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现已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http://www.lzpu.edu.cn/ggfw/zpxx/content_97037教融合50强”院校。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2023年度政府采购先进高校,以“匠心文化”品牌项目获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
学校区位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坐落于西南工业重镇、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工业城市、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广西制造”的中心——柳州,共有社湾、官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900多亩。学校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动服务“制造强国”“工业强桂”“柳州现代制造城”战略,秉承“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使命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确立了“匠心柳职”文化品牌。学校厚植工业基因,聚焦广西和柳州市的汽车、机械等支柱产业,形成了“承工业底色、育大国工匠”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职业赛道的领跑者。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培引并举”打造高水平团队。学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含立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技能大师1名,教育部、人社部“双认证”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5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6人,广西技术能手14人。近五年在岗教师(教师团队)荣获国家级人才奖励或荣誉共23项,其中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和三等奖3项。
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共49个专业(不含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群12个。现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重点专业14个,其中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专业4个;“1+X”证书制度试点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7种,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6个,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广西唯一),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自治区特等奖4项。各项标志性成果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注重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按照生产车间与教室、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实训设备设施与生产设备设施、作业与产品作品、教学与科研、育人与创收合一的“八合一”建设原则,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20个,共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38个,其中,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15个,有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175个。荣获12项国家级实训条件建设项目成果,建成25个自治区级实训基地。
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学校围绕柳州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集群发展。相继成立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柳州螺蛳粉等7个产业学院,牵头组建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广西敏捷制造职教集团,其中,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获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与柳东新区联合组建协同创新研究院,引进和孵化18个创新创业团队,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个,建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建成柳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组建“院士引领、博士担当、技术能手加持”的高水平研发队伍,开展金属3D打印、激光加工、高性能轻合金材料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技术人才培训。参与起草国家技术标准1项、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15项,累计专利授权618项,专利转化45项,成为企业离不开的技术创新伙伴。
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按照标准“引入—内化—实施—共享”的思路,形成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训结合,助力企业全球发展的柳职国际化办学模式,伴随柳州支柱产业龙头企业“走出去”,与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地方龙头企业联合构筑国际化发展共同体,培养国际化人才,建成16个国际工匠学院,向全球累计共享标准61个、教材20项。贡献了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柳职方案。
学校育人成效明显,社会声誉斐然。连续23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三年,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1项(广西唯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4项。国家级技能大赛累计获奖271项。优秀毕业生中,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英雄6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广西五一劳动奖章11人等一大批典型的优秀学子,他们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贡献着柳职学子的智慧,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柳职人坚守着立德树人的初心,将继续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聚焦服务先进制造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水平职业教育,为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书写柳职精彩新篇章!
二、招聘岗位、人数及条件
↑ 扫码下载岗位表(附件1) ↑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
(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身心健康,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文化程度、知识和能力。
(四)报考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招聘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五)业绩要求:拟引进博士需在近五年获得以下业绩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指《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的核心期刊或《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核心期刊,下同)正刊发表论文一篇或 SCI、EI、SSCI、A&HCI 收录正刊论文一篇;
2.主要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排名前三);
3.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4.获得省部级科技奖或哲学社会科学奖项三等奖以上(排名不限);
5.与以上业绩相当的其他业绩。
(六)用编形式:实名编制。
博士重点招聘岗位
序号 | 部门 | 招聘岗位 | 专业要求 | 年龄要求 | 招聘人数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1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类专业教师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电气、电子及自动化类 | 50周岁以下 | 若干 |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18007721004 邮箱:250541624@qq.com |
装备智能化技术类专业教师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信息系统安全;机械类、仪表仪器及测试技术类 | |||||
2 | 汽车工程学院 | 汽车类专业教师 | 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 |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18677247290 邮箱:381013853@qq.com | ||
3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物联网工程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 | 联系人:周老师 电话:18207729588 邮箱:309232786@qq.com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教师 |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 | |||||
4 | 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 | 环境类专业教师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均要求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 联系人:林老师 电话:0772-3155650 邮箱:986873367@qq.com | ||
5 | 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 | 财经类专业教师 | 会计学类,以会计信息系统,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优先 | 联系人:杨老师 电话:18177217757 邮箱:148405456@qq.com | ||
物流类专业教师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以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方向优先 | |||||
6 | 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 | 贸旅类专业教师 | 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统计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旅游管理、产业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 |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18007720585 邮箱:563005994@qq.com | ||
7 | 艺术学院 | 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 | 设计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视觉方向)、符号学与文化研究、空间与生活方式设计学 | 联系人:廖老师 电话:13978024930 邮箱:184955655@qq.com | ||
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政类专任教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 |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13633061018 邮箱:229064426@qq.com |
说明:对柳州市外到校面试应聘人员,提供合理往返交通费,住宿费。同时享受柳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给引进人员的奖励政策,学校按应聘人员正式入职时柳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相关政策文件执行。
博士人才类别及待遇
人才类别 | 项目工资 (万元)(含税) | 科研启动费 (万元)(含税) | 其他待遇 | 备注 |
自治区级 高层次人才 | 100—500 | 50—100 | 一、高层次人才的项目工资、科研启动费具体待遇根据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协商决定; 二、按照柳州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施编制标准提供基本办公条件; 三、按上级规定,享受相应级别的财政工资、住房物业服务补贴等; 四、未取得高级职称的博士,学校提供三年内享受副高职称的奖励性绩效(课酬、工作量、绩效、社会服务费)的经济待遇; 五、学校视岗位空缺及博士配偶个人资历条件情况,协商、协助解决其配偶 安置问题; 六、在职在岗博士人员,每年发放博士专项绩效12000元(含税); 七、子女入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柳州市政府关于高层次人才的有关规定执行。 | 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桂办发〔2017〕36号)认定标准的A、B、C、D类人才,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引进。 |
博士 | 20-100 | 5-10 | ||
注:除以上待遇外,同时享受柳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给符合条件的引进人员的奖励政策【柳州市对引进博士给予2年累计4.8万元(税后)生活补助(生活补助仅限45岁以下博士),在柳州首次购房的博士给予25万元(税后)购房补贴】,学校按应聘人员正式入职时柳州市政府、市教育局相关政策文件执行。 |
三、招聘报名
1.报名时间:长期有效。
2.报名材料
(1)填写《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详见附件),也可从学校官网www.lzpu.edu.cn公共服务-招聘信息及公示栏下载。
(2)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从业资格证等证书、学信网学历认证和本科、硕士、博士的成绩单扫描件。
(3)《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中提到的科研和获奖情况的证明支撑材料的扫描件。
(4)其他可展示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材料扫描件。
(5)扫描件(上述2、3、4项)统一放进一个WORD文档,所有图片要求正面朝上,顺序为:身份证正反面--学信网学历认证--博士毕业证--博士学位证--博士成绩单--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硕士成绩单--本科毕业证--本科学位证--本科成绩单--职称证--职业资格证--获奖情况--科研论文情况--其他材料等。
3.报名方式
应聘者将《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应聘人员登记表》(详见附件)和应聘证明材料发送至岗位对应的联系人邮箱。报名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毕业院校+毕业专业+本人姓名。
四、纪律与监督
(一)严格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招聘单位负责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不得被聘在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招聘工作人员、体检医务人员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如遇与自己有上述亲属关系的,要主动回避。
(二)严格公开招聘纪律,对有下列情形的,取消应聘资格
1.应聘人员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2.应聘人员在考核过程中作弊的。
3.违反《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桂人社发〔2011〕155号)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纪行为。
五、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在招聘过程中如发现拟聘用人员有与师德规范相悖的行为,学校不予聘用。如已经聘用者,学校将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保留追究其他责任的权利。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人事处,联系电话:0772-3629707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纪委,监督电话:0772-3156485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
2025年4月27日
原文链接:http://www.lzpu.edu.cn/ggfw/zpxx/content_97037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官方微博
关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