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题本

2023-06-08 14:31:10 来源:东汇达教育

1、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没有使用方言的是:

A《海上花列传》(韩邦庆)
B《凤凰涅槃》(郭沫若)
C《秦腔》(贾平凹)

D《白鹿原》(陈忠实)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 项正确,《海上花列传》是清末著名小说,主要讲述了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有联系的社会的各个层面。它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

B 项错误,《凤凰涅槃》是一首现代白话诗歌,诗歌以凤凰的传说为素材,通过凤凰集木自焚,从烈焰中重生的故事,表达了彻底埋葬旧社会、争取祖国自由解放的思想,在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篇。《凤凰涅槃》运用的现代白话文,不涉及方言的应用。

C 项正确,《秦腔》是贾平凹的著名长篇小说。《秦腔》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融合比喻、拟人、对偶、象征等手法,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农村生活,这些修辞手法结合方言化的语言要素,形成了极具地域色彩的语言风格。

D 项正确,《白鹿原》是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中,作者不仅从表层的遣词造句的角度精心选择方言语汇,运用方言语气词以及高密度的排比句和长句来营造方言氛围、创造方言腔调,而且从深层的角度运用方言思维进行布局谋篇。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2、单选题
关于生物多样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昆虫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

B 南美洲是近年全球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

C 中国是 2021 年度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国家

D 长江以南地区是我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区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 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 138293 个,其中物种 125034 个、种下单元 13259个,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

A 项正确,根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昆虫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每年有大量物种被描述和发现。2021 年中国共发表昆虫新分类单元 1633 个,包括 57 个新属、2 个新亚属、1574 个新种及种下阶元。

C、D 两项正确,B 项错误,2021 年度,中国学者在菌物分类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380 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 1124 个菌物新名称,占全球新名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本年度发表的菌物新物种来自世界101 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而中国是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国家,共发现 756 种,占全球的 30%。长江以南地区是我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云南省发现了 248 种菌物新物种,为国内之最。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3、单选题 

山雄伟,海辽阔,经奇幻,中国自古便有奇书《山海经》。作为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的奇书,《山海经》在现代学者的眼中() ,“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悠悠千载的历史造就了令人() 的想象力。而现在,书中那些() 的世界经由影视转码,频繁登上大银幕、小荧 幕。这个暑期,无论是在院线里,刷新票房数据的《捉妖记》,还是在网络视频累计超百亿次点击量的 《花千骨》,其源头设定都与《山海经》不无关联。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荒诞不经 脍炙人口 瞠目结舌 千奇百怪

B 脍炙人口 光怪陆离 荒诞不经 瞠目结舌

C 光怪陆离 脍炙人口 耳晕目眩 荒诞不经

D 脍炙人口 荒诞不经 瞠目结舌 光怪陆离


解析
第一空,考查的是成语搭配的考点。填入的成语用来形容“奇书”。“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不能与“奇书”搭配,故排除 C 项。
第二空,根据文段表述,“在现代学者的眼中······”,“脍炙人口”指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此处如填“脍炙人口”,可以表述为山海经脍炙人口,而不能表述为在现代学者的眼中脍炙人口,语法有误,故排除 A 项。
第三空,填入的成语前面能够与“令人”搭配。“荒诞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前面不能搭配“令人”,故排除 B 项。
故正确答案为 D。

【文段出处】腾讯娱乐《<山海经>成宝库<捉妖记>等以其为灵感源泉》
【成语拓展】
荒诞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瞠目结舌: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4、单选题 

地方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受到诸多新兴事物的冲击而略显暗淡,甚至濒临消亡。 作为新时期的文化工作者,我们 ()着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如何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 营造出戏曲文化氛围,不断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使其兼具传统韵味和时代气息,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是我们需要始终() 探索的课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背负 矢志不渝

B 承担 孜孜以求

C 担负 持之以恒

D 肩负 坚持不懈

解析
第一空,横线处与“使命”搭配,A 项“背负”指担负;B 项“承担”指担负、担当;C 项“担负”指承当;D 项“肩负”指担负,均符合搭配,不易区分。
第二空,与“探索”搭配且通过“始终”进行修饰,用来形容对课题的探索自始至终一直进行下去。A 项“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多指志向、目标不会改变,与“始终”语义重复,排除;B 项“孜孜以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与后文“探索”语义重复,排除;C 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侧重点在时间长久,与“始终”语义重复,排除;D 项“坚持不懈”指坚持到底,毫不松懈,侧重点在不松懈,形容探索的过程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 D。


5、单选题 

在快速疾走的信息时代,我们不缺速度,但泛着智慧之光的 ()才具有长久魅力。文化不是流行, 是() 是传承;大师不是过客,是恒星是路灯;名人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远见 沉淀

B 洞见 积淀

C 卓见 积聚

D 高见 积累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从第二空入手,“沉淀”和“积聚”形容文化都不合适,排除 A、C 两项。“积淀”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且“文化积淀”是较为固定的搭配,较之于“积累”语意更丰富、程度更深;再看第一空,强调我们不应该只注重速度,还应更清楚更透彻地理解事物,B 项“洞见”意为很清楚地见到,比“高见”置于此处更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 B。


6、单选题 

中学阶段大多数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中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很难有宏观、准确的() ,这就带来了阅读的障碍。此外,必读作品大多反映的是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没有一 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于是()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把握 知难而退

B 理解 半途而废 

C判断 断章取义

D 定位 望洋兴叹

解析
第一空,由文段“中学阶段大多数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这就带来了阅读的障碍”可知,中学生很难对阅读作品所处的社会有较为准确的了解和认知。A 项“把握”指掌握、理解,B 项“理解”指了解、认识,均符合文意,保留。C 项“判断”指对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D 项“定位”指把事物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做出评价,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横线前“于是”提示横线所填成语为前文带来的结果,由“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可知,所填成语表示由于读者不具备相应的人生阅历,所以无法消化理解该作品。A 项

“知难而退”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符合文意,当选。B 项“半途而废”指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文段中并无已经开始阅读但中途放弃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7、单选题
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

B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

C 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

D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

解析
文段以“此外”为标志词,是典型的并列结构。“此外”前阐述了海洋开发活动中各项产业既要依靠海域、流域,也需要陆域参与;“此外”后阐述了在现代海洋高新技术推动下,不仅海洋科技得以发展,也促进流域、陆域等技术的发展。总结并列前后分句内容,可得正确答案为 A 项。B、D 两项阐述主体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并列后半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C 项的“相互交错”没有体现出两者的互相依赖和促进之意,不如 A 项表述准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8、单选题
完美主义者习惯于把各项标准都定得过高而不切实际,受到挫折打击后,变得逃避、拖延、自责而失去行动力。完美主义不仅拖后腿,还可能带来许多心理疾病。由于缺乏一种深刻且始终如一的自尊来源,接受失败的打击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尤其困难,而且可能导致一部分人长期抑郁和退缩。完美主义也与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怖显著相关,因为他们很担心自己是否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容易出现羞怯、自卑、回避行为。完美主义也容易导致强迫症,因为完美主义者对每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瑕。减少“全或无”的心理倾向,内心会更自在、从容,也更利于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标准过高而且不切实际会损害自尊

B 羞怯自卑容易使人长期抑郁和退缩

C 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怖会导致强迫症

D 为了心理健康应避免完美主义倾向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完美主义者在受到挫折打击后,变得逃避、拖延、自责而失去行动力,接着指出完美主义者不仅会拖后腿,还会带来很多心理疾病,后文通过“抑郁”、“社交焦虑”、“社交恐怖”、“强迫症”进行举例说明,尾句给出对策,即减少“全或无”这种完美主义的心理倾向会使人的内心更健康,故文段重在强调应避免完美主义倾向,对应 D 项。

A 项“会损害自尊”,B 项“使人长期抑郁和退缩”,C 项“会导致强迫症”均为问题的表述,而文段重在强调解决问题的对策,故排除 A、B、C 三项。
故正确答案为 D。


9、单选题
《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对“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和“习”,“学”强调对典籍的理解与吸收、“习”强调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故“学习”义为“学习并实践”。但是,汉代以后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诸如《史记》《后汉书》等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已由先秦两个意义递进的单音节词组演变为双音并列式合成词,从而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讨论“学习”在《论语》中的原始本义,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振兴以及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将有所裨益。
这是一篇文章的摘要,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A《论语》在当代的传承策略

B 词汇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C《论语》中的“学”"习”观

D 汉代在经典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解析
文段开篇介绍《论语》当中的“学”和“习”,指出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其外延远超过今天的“学习”一词,接着针对《论语》中的“学”和“习”进行具体介绍,并通过转折词“但是”指出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最后强调讨论“学习”在《论语》中的原始本义的重要性,所以整个文段主要围绕《论语》中的“学”和“习”进行论述,故文章的标题应包含核心话题,对应 C 项。

A 项“《论语》”、B 项“词汇”、D 项“汉代”均偏离文段核心话题“《论语》中的‘学’和‘习’”,不能很好地概括文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0、单选题

①可见,液态水以两种状态存在,并且当温度高于126K时,两种液态水将共存

②研究人员早就预测,两种不同非结晶态的冰分别可以转换为两种不同密度的液态水,但一直没有在实验中得到验证

③而且无序非晶包括可以相互转换的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状态

④通常,固态冰拥有几种不同的有序晶体状态,也可以拥有无序的非晶状态

⑤得益于技术的发展,研究团队终于利用 X 射线,在110-130K的温度下,观测到了两种不同非晶

固态冰转换成液态水的过程

⑥首先非晶高密度固态转变成高密度液态水,然后转变成低密度非晶固态,最后转变成低密度液态水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⑥⑤
B④③②⑤⑥①
C⑤⑥②③④①
D⑥①④③②⑤

解析
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②句中提出问题“两种不同非结晶态的冰可以转换为不同密度的液态水”,但没有得到验证,⑤句中指出实验“观测到了两种无序非晶固态冰的转换过程”,即解决了②句中的问题,根据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②句应在⑤句前,排除 C 项;又根据⑥句具体介绍了“固态冰转换到液态水”的过程,是针对⑤句的解释说明,故应置于⑤句之后,无法做首句,排除 A、D 两项。故正确答案为 B。


1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image.png

解析
从第一幅图形到第二幅图形,是竖线上方加了一条小横线,且三角形的颜色不变;
从第二幅图形到第三图形,是三角形旁边加了一条竖线,且三角形的颜色变了;
从第三幅图形到第四幅图形,是竖线上方加了一条横线,且三角形的颜色不变。
所以变化规律为横线竖线轮流加,且加竖线的时候三角形的颜色发生变化。
未知图形应该是第四幅图三角形旁边加一条竖线且颜色变化,即为 C 项。
故正确答案为 C。


12、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image.png

简析
每个图形都由多个独立的小元素组成,优先考虑元素的种类和个数,但选不出唯一答案。继续观察发现,每个图形都有三行元素,一行有 1 个元素,一行有 2 个元素,一行有 3 个元素,有 1 个元素的每次向下平移一行(循环走),有 2 个元素的每次也向下平移一行(循环走),有 3 个元素的每次也向下平移一行(循环走),只有 B 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B。


13、单选题
氧气:燃烧

A 吃饭:健康

B 打雷:下雨

C 水涨:船高

D 团员:党员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 项:在一般情况下,吃饭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不吃饭就不能获得健康。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 项:下雨和打雷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条件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 项:水涨不是船高的必要条件(例如:卸掉船上的货物也可以导致船面升高),水涨和船高之间构成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 项:团员加入共产党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不再保留团籍。有的团员是党员,有的团员不是党员,有的党员是团员,有的党员不是团员。二者是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14、单选题
( ) 对于 针灸 相当于 理财 对于 ( )

A 中药 消费

B 中医 银行

C 治疗 储蓄

D 推拿 利息

解析
逐一代入验证选项。

A 项: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中药是中医治疗时使用的药材,两者无必然联系,理财与消费是对钱的不同使用方式,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理财是银行的一种业务,都是对应关系,但词语位置摆放顺序不一致,排除;

C 项:针灸是一种治疗方式,储蓄是一种理财方式,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 项:推拿与针灸并列,理财可以获得利息,前者是并列关系,后者是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5、单选题
隐性管理:指通过引导、支持或服务等行为,对员工施加非制度性影响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方式。下列属于隐性管理的是:

A 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某公司专门成立了羽毛球协会,定期举办相关活动,不久以后大多数员工的羽毛球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B 迟到早退是困扰公司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初公司安装了门禁系统,经理每天带头准时打卡上班,一段时间后,几乎再也看不到员工迟到早退

C 小李因家庭纠纷,工作时情绪低落,单位领导得知情况后多次与他沟通交谈,解开了他心中的疙瘩,现在小李的工作比以前更出色了

D 某企业办公楼装修完后,在楼外各个角落安装了十多个摄像头,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解决了长期以来员工乱扔垃圾、乱停私家车的问题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引导、支持或服务等行为”、“对员工施加非制度性影响”、“以达到预期目标”、“管理方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某公司成立羽毛球协会,定期举办活动,属于业余活动,与管理无关,不符合“管理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B 项:安装了门禁系统,符合“引导、支持或服务等行为”,经理每天带头准时打卡上班,符合“对员工施加非制度性影响”,看不到员工迟到早退,符合“以达到预期目标”、“管理方式”,符合定义,当选;

C 项:领导和小李谈心解开小李心中的疙瘩,谈的是家庭纠纷问题,是小李的个人问题,不符合“管理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D 项:某企业在各个角落安装摄像头,不符合“引导、支持或服务等行为”,解决了长期以来员工乱扔垃圾、乱停私家车的问题,不符合“管理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16、单选题
信息文化是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信息文化包括信息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信息文化现象的是:

A 扶贫办将扶贫干部拉入“扶贫微信群”,通过微信布置工作任务

B 莱布尼茨关于发明“人工语言”代替“自然语言”的思想,最终在 20 世纪中叶得以实现

C 二战时期,交战国均聘请数学家、逻辑学家破译敌对方的军事电报代码

D 人工智能与仿生学成为当今大学的热门专业,吸引了众多学生报考

简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扶贫办将扶贫干部拉入“扶贫微信群”,通过微信布置工作任务,符合“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也符合“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符合定义,当选;

B 项:莱布尼茨实现用“人工语言”代替“自然语言”的思想,不明确发明“人工语言”时是否利用信息技术,不符合“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C 项:二战时聘请数学家、逻辑学家破译敌对方的军事电报代码,不明确破译代码时是否利用信息技术,不符合“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D 项:人工智能与仿生学吸引学生报考,不符合“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17、单选题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以观念形态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是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为了报复乙,欲通过投毒的方式剥夺乙的生命,则甲的犯罪目的是报复

B 甲担心乙对其实施打击报复,将乙非法拘禁数日,则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

C 甲投毒致乙死亡,经查明是因为其嫉妒乙的才华,则甲的犯罪目的是嫉妒

D 甲贪图钱财,通过盗窃而非法占有乙的财物,则甲的犯罪动机是非法占有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犯罪目的:“犯罪人主观上”、“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甲希望达到的结果应该是剥夺乙的生命,因此甲的犯罪目的是剥夺乙的生命。而报复是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因此报复应该是犯罪动机,选项错误,排除;

B 项:担心乙对其打击报复,是甲对乙非法拘禁数日的内心起因和思想活动,因此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当选;

C 项:既然甲选择了投毒,那他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肯定是乙死亡,因此甲的犯罪目的是剥夺乙的生命。而嫉妒是甲对乙投毒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属于犯罪动机,选项错误,排除;

D 项:甲是因为贪图钱财而盗窃的,促使甲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是贪图钱财,所以甲的犯罪动机是贪图钱财,选项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18、单选题
日前,某区物价管理部门修改了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将机动车停车位收费价格上调了 50%,并把部分原来免费的车位也纳入了收费管理,同时对新能源车免收停车费,这样能够增加车位的流动性,根治部分车主久占车位的乱象,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方案?

A 该方案通过网络征求了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B 停车费收费方案调整后大大提升了车位空置率

C 增加后的停车费标准仅与相邻城市的标准持平

D 提高燃油机动车使用成本市民会购买新能源车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某区物价管理部门修改了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这样能够增加车位的流动性,根治部分车主久占车位的乱象,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即通过解释原因或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通过“修改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确实能“增加车位流动性”。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该项指出此方案征求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市民同意该方案不代表该方案就可以增加车位流动性,为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

B 项:该项指出调整方案后大大提升了车位空置率,车位空置率的提升可以增加车位的流动性,解释了为什么修改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后,可以增加车位流动性,解释原因,可以加强,当选;

C 项:该项是拿本市的停车费标准与相邻城市的停车费标准进行比较,但本市与相邻城市的收费标准持平不代表可以增加车位流动性,为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

D 项:该项指出提高燃油机动车使用成本,市民会购买新能源车,但市民购买了新能源车不代表可以增加车位流动性,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19、单选题
所有的地震都是以 P 波开始的,这些 P 波移动快速,使地面发生上下震动,造成的破坏较小。下一个是S 波,它的移动很慢,使地面前后、左右晃动,破坏性极大。早期预警系统通过测量 P 波沿地面移动的情况,来预测 S 波所造成的影响,然后发出警报。然而,从事此类系统工作的科学家们发现,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最重要前提是:

A 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 500 多万次地震,绝大多数的地震人们根本感觉不到

B 根据历年大地震的记载,强震大多在夜里瞬间发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防御行动

C 地震越大,P 波与 S 波之间的间隔越短,留给人们预警的时间不多

D 发生较大地震时,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而后才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种晃动是由 S 波造成的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论点说的是没有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该项说的是地震发生的次数和人们的感觉,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 项:根据历年大地震的记载,强地震大多在夜里瞬间发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防御,这是在列举历年地震的情况,举例加强,但不是论点成立最重要的前提,排除;

C 项:地震越大,P 波与 S 波之间的间隔越短,指出留给人们预警的时间就越短,说明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是论点成立最重要的前提,当选;

D 项:论点说的是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该项说的是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而后才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是由 S 波造成的,指出 S 波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未提及是否有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没有使用方言的是:

A《海上花列传》(韩邦庆)
B《凤凰涅槃》(郭沫若)
C《秦腔》(贾平凹)

D《白鹿原》(陈忠实)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 项正确,《海上花列传》是清末著名小说,主要讲述了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有联系的社会的各个层面。它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

B 项错误,《凤凰涅槃》是一首现代白话诗歌,诗歌以凤凰的传说为素材,通过凤凰集木自焚,从烈焰中重生的故事,表达了彻底埋葬旧社会、争取祖国自由解放的思想,在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篇。《凤凰涅槃》运用的现代白话文,不涉及方言的应用。

C 项正确,《秦腔》是贾平凹的著名长篇小说。《秦腔》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融合比喻、拟人、对偶、象征等手法,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农村生活,这些修辞手法结合方言化的语言要素,形成了极具地域色彩的语言风格。

D 项正确,《白鹿原》是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中,作者不仅从表层的遣词造句的角度精心选择方言语汇,运用方言语气词以及高密度的排比句和长句来营造方言氛围、创造方言腔调,而且从深层的角度运用方言思维进行布局谋篇。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2、单选题
关于生物多样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昆虫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

B 南美洲是近年全球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

C 中国是 2021 年度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国家

D 长江以南地区是我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区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 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 138293 个,其中物种 125034 个、种下单元 13259个,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办。

A 项正确,根据《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昆虫是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每年有大量物种被描述和发现。2021 年中国共发表昆虫新分类单元 1633 个,包括 57 个新属、2 个新亚属、1574 个新种及种下阶元。

C、D 两项正确,B 项错误,2021 年度,中国学者在菌物分类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果,380 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 1124 个菌物新名称,占全球新名称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本年度发表的菌物新物种来自世界101 个国家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而中国是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国家,共发现 756 种,占全球的 30%。长江以南地区是我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云南省发现了 248 种菌物新物种,为国内之最。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B。


3、单选题 

山雄伟,海辽阔,经奇幻,中国自古便有奇书《山海经》。作为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的奇书,《山海经》在现代学者的眼中() ,“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悠悠千载的历史造就了令人() 的想象力。而现在,书中那些() 的世界经由影视转码,频繁登上大银幕、小荧 幕。这个暑期,无论是在院线里,刷新票房数据的《捉妖记》,还是在网络视频累计超百亿次点击量的 《花千骨》,其源头设定都与《山海经》不无关联。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荒诞不经 脍炙人口 瞠目结舌 千奇百怪

B 脍炙人口 光怪陆离 荒诞不经 瞠目结舌

C 光怪陆离 脍炙人口 耳晕目眩 荒诞不经

D 脍炙人口 荒诞不经 瞠目结舌 光怪陆离


解析
第一空,考查的是成语搭配的考点。填入的成语用来形容“奇书”。“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不能与“奇书”搭配,故排除 C 项。
第二空,根据文段表述,“在现代学者的眼中······”,“脍炙人口”指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此处如填“脍炙人口”,可以表述为山海经脍炙人口,而不能表述为在现代学者的眼中脍炙人口,语法有误,故排除 A 项。
第三空,填入的成语前面能够与“令人”搭配。“荒诞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前面不能搭配“令人”,故排除 B 项。
故正确答案为 D。

【文段出处】腾讯娱乐《<山海经>成宝库<捉妖记>等以其为灵感源泉》
【成语拓展】
荒诞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瞠目结舌: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4、单选题 

地方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受到诸多新兴事物的冲击而略显暗淡,甚至濒临消亡。 作为新时期的文化工作者,我们 ()着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如何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 营造出戏曲文化氛围,不断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使其兼具传统韵味和时代气息,赢得更多人的喜爱, 是我们需要始终() 探索的课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背负 矢志不渝

B 承担 孜孜以求

C 担负 持之以恒

D 肩负 坚持不懈

解析
第一空,横线处与“使命”搭配,A 项“背负”指担负;B 项“承担”指担负、担当;C 项“担负”指承当;D 项“肩负”指担负,均符合搭配,不易区分。
第二空,与“探索”搭配且通过“始终”进行修饰,用来形容对课题的探索自始至终一直进行下去。A 项“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多指志向、目标不会改变,与“始终”语义重复,排除;B 项“孜孜以求”比喻不知疲倦地探求,与后文“探索”语义重复,排除;C 项“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侧重点在时间长久,与“始终”语义重复,排除;D 项“坚持不懈”指坚持到底,毫不松懈,侧重点在不松懈,形容探索的过程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 D。


5、单选题 

在快速疾走的信息时代,我们不缺速度,但泛着智慧之光的 ()才具有长久魅力。文化不是流行, 是() 是传承;大师不是过客,是恒星是路灯;名人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远见 沉淀

B 洞见 积淀

C 卓见 积聚

D 高见 积累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从第二空入手,“沉淀”和“积聚”形容文化都不合适,排除 A、C 两项。“积淀”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且“文化积淀”是较为固定的搭配,较之于“积累”语意更丰富、程度更深;再看第一空,强调我们不应该只注重速度,还应更清楚更透彻地理解事物,B 项“洞见”意为很清楚地见到,比“高见”置于此处更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 B。


6、单选题 

中学阶段大多数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中学生对当时的社会很难有宏观、准确的() ,这就带来了阅读的障碍。此外,必读作品大多反映的是作家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没有一 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于是()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把握 知难而退

B 理解 半途而废 

C判断 断章取义

D 定位 望洋兴叹

解析
第一空,由文段“中学阶段大多数必读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与当下生活差异较大”“这就带来了阅读的障碍”可知,中学生很难对阅读作品所处的社会有较为准确的了解和认知。A 项“把握”指掌握、理解,B 项“理解”指了解、认识,均符合文意,保留。C 项“判断”指对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D 项“定位”指把事物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做出评价,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横线前“于是”提示横线所填成语为前文带来的结果,由“没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可知,所填成语表示由于读者不具备相应的人生阅历,所以无法消化理解该作品。A 项

“知难而退”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符合文意,当选。B 项“半途而废”指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文段中并无已经开始阅读但中途放弃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7、单选题
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

B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

C 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

D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

解析
文段以“此外”为标志词,是典型的并列结构。“此外”前阐述了海洋开发活动中各项产业既要依靠海域、流域,也需要陆域参与;“此外”后阐述了在现代海洋高新技术推动下,不仅海洋科技得以发展,也促进流域、陆域等技术的发展。总结并列前后分句内容,可得正确答案为 A 项。B、D 两项阐述主体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并列后半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C 项的“相互交错”没有体现出两者的互相依赖和促进之意,不如 A 项表述准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8、单选题
完美主义者习惯于把各项标准都定得过高而不切实际,受到挫折打击后,变得逃避、拖延、自责而失去行动力。完美主义不仅拖后腿,还可能带来许多心理疾病。由于缺乏一种深刻且始终如一的自尊来源,接受失败的打击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尤其困难,而且可能导致一部分人长期抑郁和退缩。完美主义也与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怖显著相关,因为他们很担心自己是否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容易出现羞怯、自卑、回避行为。完美主义也容易导致强迫症,因为完美主义者对每件事都要求完美无瑕。减少“全或无”的心理倾向,内心会更自在、从容,也更利于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标准过高而且不切实际会损害自尊

B 羞怯自卑容易使人长期抑郁和退缩

C 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怖会导致强迫症

D 为了心理健康应避免完美主义倾向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完美主义者在受到挫折打击后,变得逃避、拖延、自责而失去行动力,接着指出完美主义者不仅会拖后腿,还会带来很多心理疾病,后文通过“抑郁”、“社交焦虑”、“社交恐怖”、“强迫症”进行举例说明,尾句给出对策,即减少“全或无”这种完美主义的心理倾向会使人的内心更健康,故文段重在强调应避免完美主义倾向,对应 D 项。

A 项“会损害自尊”,B 项“使人长期抑郁和退缩”,C 项“会导致强迫症”均为问题的表述,而文段重在强调解决问题的对策,故排除 A、B、C 三项。
故正确答案为 D。


9、单选题
《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对“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和“习”,“学”强调对典籍的理解与吸收、“习”强调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故“学习”义为“学习并实践”。但是,汉代以后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诸如《史记》《后汉书》等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已由先秦两个意义递进的单音节词组演变为双音并列式合成词,从而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讨论“学习”在《论语》中的原始本义,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振兴以及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将有所裨益。
这是一篇文章的摘要,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A《论语》在当代的传承策略

B 词汇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C《论语》中的“学”"习”观

D 汉代在经典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解析
文段开篇介绍《论语》当中的“学”和“习”,指出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其外延远超过今天的“学习”一词,接着针对《论语》中的“学”和“习”进行具体介绍,并通过转折词“但是”指出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最后强调讨论“学习”在《论语》中的原始本义的重要性,所以整个文段主要围绕《论语》中的“学”和“习”进行论述,故文章的标题应包含核心话题,对应 C 项。

A 项“《论语》”、B 项“词汇”、D 项“汉代”均偏离文段核心话题“《论语》中的‘学’和‘习’”,不能很好地概括文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0、单选题

①可见,液态水以两种状态存在,并且当温度高于126K时,两种液态水将共存

②研究人员早就预测,两种不同非结晶态的冰分别可以转换为两种不同密度的液态水,但一直没有在实验中得到验证

③而且无序非晶包括可以相互转换的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状态

④通常,固态冰拥有几种不同的有序晶体状态,也可以拥有无序的非晶状态

⑤得益于技术的发展,研究团队终于利用 X 射线,在110-130K的温度下,观测到了两种不同非晶

固态冰转换成液态水的过程

⑥首先非晶高密度固态转变成高密度液态水,然后转变成低密度非晶固态,最后转变成低密度液态水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⑥⑤
B④③②⑤⑥①
C⑤⑥②③④①
D⑥①④③②⑤

解析
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②句中提出问题“两种不同非结晶态的冰可以转换为不同密度的液态水”,但没有得到验证,⑤句中指出实验“观测到了两种无序非晶固态冰的转换过程”,即解决了②句中的问题,根据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②句应在⑤句前,排除 C 项;又根据⑥句具体介绍了“固态冰转换到液态水”的过程,是针对⑤句的解释说明,故应置于⑤句之后,无法做首句,排除 A、D 两项。故正确答案为 B。


1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一组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image.png

解析
从第一幅图形到第二幅图形,是竖线上方加了一条小横线,且三角形的颜色不变;
从第二幅图形到第三图形,是三角形旁边加了一条竖线,且三角形的颜色变了;
从第三幅图形到第四幅图形,是竖线上方加了一条横线,且三角形的颜色不变。
所以变化规律为横线竖线轮流加,且加竖线的时候三角形的颜色发生变化。
未知图形应该是第四幅图三角形旁边加一条竖线且颜色变化,即为 C 项。
故正确答案为 C。


12、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image.png

简析
每个图形都由多个独立的小元素组成,优先考虑元素的种类和个数,但选不出唯一答案。继续观察发现,每个图形都有三行元素,一行有 1 个元素,一行有 2 个元素,一行有 3 个元素,有 1 个元素的每次向下平移一行(循环走),有 2 个元素的每次也向下平移一行(循环走),有 3 个元素的每次也向下平移一行(循环走),只有 B 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 B。


13、单选题
氧气:燃烧

A 吃饭:健康

B 打雷:下雨

C 水涨:船高

D 团员:党员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没有氧气就不能燃烧。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 项:在一般情况下,吃饭是健康的必要条件,不吃饭就不能获得健康。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 项:下雨和打雷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条件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 项:水涨不是船高的必要条件(例如:卸掉船上的货物也可以导致船面升高),水涨和船高之间构成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 项:团员加入共产党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二十八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不再保留团籍。有的团员是党员,有的团员不是党员,有的党员是团员,有的党员不是团员。二者是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14、单选题
( ) 对于 针灸 相当于 理财 对于 ( )

A 中药 消费

B 中医 银行

C 治疗 储蓄

D 推拿 利息

解析
逐一代入验证选项。

A 项: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中药是中医治疗时使用的药材,两者无必然联系,理财与消费是对钱的不同使用方式,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 项: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理财是银行的一种业务,都是对应关系,但词语位置摆放顺序不一致,排除;

C 项:针灸是一种治疗方式,储蓄是一种理财方式,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 项:推拿与针灸并列,理财可以获得利息,前者是并列关系,后者是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5、单选题
隐性管理:指通过引导、支持或服务等行为,对员工施加非制度性影响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方式。下列属于隐性管理的是:

A 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某公司专门成立了羽毛球协会,定期举办相关活动,不久以后大多数员工的羽毛球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B 迟到早退是困扰公司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初公司安装了门禁系统,经理每天带头准时打卡上班,一段时间后,几乎再也看不到员工迟到早退

C 小李因家庭纠纷,工作时情绪低落,单位领导得知情况后多次与他沟通交谈,解开了他心中的疙瘩,现在小李的工作比以前更出色了

D 某企业办公楼装修完后,在楼外各个角落安装了十多个摄像头,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解决了长期以来员工乱扔垃圾、乱停私家车的问题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引导、支持或服务等行为”、“对员工施加非制度性影响”、“以达到预期目标”、“管理方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某公司成立羽毛球协会,定期举办活动,属于业余活动,与管理无关,不符合“管理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B 项:安装了门禁系统,符合“引导、支持或服务等行为”,经理每天带头准时打卡上班,符合“对员工施加非制度性影响”,看不到员工迟到早退,符合“以达到预期目标”、“管理方式”,符合定义,当选;

C 项:领导和小李谈心解开小李心中的疙瘩,谈的是家庭纠纷问题,是小李的个人问题,不符合“管理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D 项:某企业在各个角落安装摄像头,不符合“引导、支持或服务等行为”,解决了长期以来员工乱扔垃圾、乱停私家车的问题,不符合“管理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16、单选题
信息文化是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信息文化包括信息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信息文化现象的是:

A 扶贫办将扶贫干部拉入“扶贫微信群”,通过微信布置工作任务

B 莱布尼茨关于发明“人工语言”代替“自然语言”的思想,最终在 20 世纪中叶得以实现

C 二战时期,交战国均聘请数学家、逻辑学家破译敌对方的军事电报代码

D 人工智能与仿生学成为当今大学的热门专业,吸引了众多学生报考

简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扶贫办将扶贫干部拉入“扶贫微信群”,通过微信布置工作任务,符合“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也符合“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符合定义,当选;

B 项:莱布尼茨实现用“人工语言”代替“自然语言”的思想,不明确发明“人工语言”时是否利用信息技术,不符合“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C 项:二战时聘请数学家、逻辑学家破译敌对方的军事电报代码,不明确破译代码时是否利用信息技术,不符合“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D 项:人工智能与仿生学吸引学生报考,不符合“人们借助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17、单选题
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以观念形态存在于犯罪人大脑中的犯罪行为所预期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是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为了报复乙,欲通过投毒的方式剥夺乙的生命,则甲的犯罪目的是报复

B 甲担心乙对其实施打击报复,将乙非法拘禁数日,则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

C 甲投毒致乙死亡,经查明是因为其嫉妒乙的才华,则甲的犯罪目的是嫉妒

D 甲贪图钱财,通过盗窃而非法占有乙的财物,则甲的犯罪动机是非法占有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犯罪目的:“犯罪人主观上”、“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甲希望达到的结果应该是剥夺乙的生命,因此甲的犯罪目的是剥夺乙的生命。而报复是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因此报复应该是犯罪动机,选项错误,排除;

B 项:担心乙对其打击报复,是甲对乙非法拘禁数日的内心起因和思想活动,因此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当选;

C 项:既然甲选择了投毒,那他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肯定是乙死亡,因此甲的犯罪目的是剥夺乙的生命。而嫉妒是甲对乙投毒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属于犯罪动机,选项错误,排除;

D 项:甲是因为贪图钱财而盗窃的,促使甲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是贪图钱财,所以甲的犯罪动机是贪图钱财,选项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18、单选题
日前,某区物价管理部门修改了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将机动车停车位收费价格上调了 50%,并把部分原来免费的车位也纳入了收费管理,同时对新能源车免收停车费,这样能够增加车位的流动性,根治部分车主久占车位的乱象,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方案?

A 该方案通过网络征求了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B 停车费收费方案调整后大大提升了车位空置率

C 增加后的停车费标准仅与相邻城市的标准持平

D 提高燃油机动车使用成本市民会购买新能源车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某区物价管理部门修改了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这样能够增加车位的流动性,根治部分车主久占车位的乱象,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优先考虑补充论据,即通过解释原因或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通过“修改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确实能“增加车位流动性”。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该项指出此方案征求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市民同意该方案不代表该方案就可以增加车位流动性,为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

B 项:该项指出调整方案后大大提升了车位空置率,车位空置率的提升可以增加车位的流动性,解释了为什么修改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后,可以增加车位流动性,解释原因,可以加强,当选;

C 项:该项是拿本市的停车费标准与相邻城市的停车费标准进行比较,但本市与相邻城市的收费标准持平不代表可以增加车位流动性,为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

D 项:该项指出提高燃油机动车使用成本,市民会购买新能源车,但市民购买了新能源车不代表可以增加车位流动性,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19、单选题
所有的地震都是以 P 波开始的,这些 P 波移动快速,使地面发生上下震动,造成的破坏较小。下一个是S 波,它的移动很慢,使地面前后、左右晃动,破坏性极大。早期预警系统通过测量 P 波沿地面移动的情况,来预测 S 波所造成的影响,然后发出警报。然而,从事此类系统工作的科学家们发现,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

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最重要前提是:

A 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 500 多万次地震,绝大多数的地震人们根本感觉不到

B 根据历年大地震的记载,强震大多在夜里瞬间发生,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防御行动

C 地震越大,P 波与 S 波之间的间隔越短,留给人们预警的时间不多

D 发生较大地震时,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而后才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种晃动是由 S 波造成的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论点说的是没有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该项说的是地震发生的次数和人们的感觉,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 项:根据历年大地震的记载,强地震大多在夜里瞬间发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防御,这是在列举历年地震的情况,举例加强,但不是论点成立最重要的前提,排除;

C 项:地震越大,P 波与 S 波之间的间隔越短,指出留给人们预警的时间就越短,说明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是论点成立最重要的前提,当选;

D 项:论点说的是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该项说的是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而后才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是由 S 波造成的,指出 S 波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未提及是否有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无关项,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如需咨询课程,点击这里联系在线客服

或者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工作人员看到后会尽快联系您

上一篇: 6月7日题本

下一篇: 6月9日题本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东汇达地址

东汇达教育总部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国际中心3号楼A座20~21楼
电话:0851-85642868
网址:http://www.dhdjy.cn
  • 贵阳
  • 安顺
  • 遵义
  • 凯里
  • 毕节
  • 威宁
  • 黔南
  • 兴义
  • 六盘水
  • 铜仁
  • 广西
  • 云南
贵阳东汇达教育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国际中心3号楼A座2104
电话:0851-85642868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