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题本及解析
1.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当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差(假)产品而不能为消费者识别时,好的产品最终也将退出市场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A.南郭滥竽充数
B.民间借贷危机
C.三聚氰胺事件
D.行人集结闯红灯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
题干反映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反映了市场上好的优质产品被挤出市场,反而是那些残次品充斥市场。
A项错误,“滥竽充数”的典故是齐国人南郭处士本身不会吹竽,但是混在几百人的吹竽团队里,不会被发现,等要他个人独奏时,南郭处士就逃跑了。南郭先生一个人不符合题干“充斥着大量差(假)产品”的表述,故与题干无关,删除。
B项错误,民间借贷危机发生在民间借贷这类非正规借贷当中,资金流一旦出现意外,会出现中小企业无法偿还民间借贷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借贷危机”。首先“民间借贷”并非“差(假)产品”;其次未将正规借贷即“商业银行借贷”给挤出市场(事实是因为许多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途径贷到款,才有民间借贷),故与题干无关,删除。
C项正确,三聚氰胺事件指的是由三鹿奶粉中被查含有严重超标的三聚氰胺而引发了对于全国奶粉市场大整顿,在整顿过程发现中国奶粉企业在生产中掺杂三聚氰胺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行业乱象。中国奶粉市场的乱象恰恰反映了题干,一开始掺杂三聚氰胺的奶粉并不能被民众识别,好的奶粉企业由于诚信经营而导致成本比三聚氰胺奶粉高,好的奶粉不占优势,慢慢被挤出市场,从而导致了添加三聚氰胺成为了中国奶粉市场的“黑暗规则”,此项符合题意,当选。
D项错误,三人集结过马路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映了部分人的道德素质不高,道路安全常识缺乏现象,故与题干无关,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2.下列事件与相关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三藩之乱:吴三桂、康熙
B.安史之乱:郭子仪、史思明
C.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汉景帝
D.八王之乱:苻坚、谢玄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之乱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平定。
B项正确: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时期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郭子仪是唐朝著名将领,曾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C项正确: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D项错误:八王之乱是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谢玄是谢安的侄子,东晋人,参加了淝水之战,大破前秦,前秦首领正是苻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彩礼在古代称为聘礼或聘财,古代法律对聘财的认定标准相当 ,对聘财的形式及数量并无严格的限定。如唐律中“聘财不拘重轻,但同媒约言明纳送礼仪者方是。”立法者的意图非常明确,聘礼不以钱物多少为限,只要双方具有以此作为聘礼的共同认识,即为法律所 。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宽松 认可
B.明确 认同
C.模糊 承认
D.宽泛 许可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根据“对聘财的形式及数量并无严格的限定”可知,横线处要体现认定标准不严格、不具体之意,A项“宽松”指宽绰、不拥挤、宽畅、宽裕,符合文意,保留。B项“明确”指清晰明白,C项“模糊”指不清楚、不分明,其相反面为清晰,D项“宽泛”指(内容意义等)涉及的面宽,侧重于广泛,均未体现不严格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搭配“法律”,A项“认可”指承认、许可,搭配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4. 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真正的大学生活,根本就没有什么“标配”。所谓的“标配”其实是一种 印象,其中甚至可能有商家为了促销而 的影子。
依次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偏执 趁火打劫
B.刻板 推波助澜
C.虚假 顺水推舟
D.从众 添油加醋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搭配“印象”,且根据前文可知,横线处表达现实中并不存在“标配”大学生活,只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一种想法或者观念,B项“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可与前文“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形成对应,C项“虚假”指跟实际不符合,也可体现出“标配”不存在,只是人们的一种看法之意,均符合文意,且与“印象”搭配恰当,保留。A项“偏执”指偏激而固执,文段并未有偏激固执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从众”指按多数人的意见或流行的做法行事,往往搭配“心理”“行为”,与“印象”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前文“所谓的‘标配’”以及“商家为了促销”可知,文段感情色彩偏消极,B项“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具有消极的感情色彩,符合文意,当选。C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为中性词语,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同社会智库之间的智库成果报送渠道不畅,从而导致智库成果“体内循环多、成果转化少”等问题。为此,要给社会智库与官方智库 的待遇,建立畅通的智库成果快速报送渠道, 、广谋良策,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智库的“ ”作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公平 从善如流 军师
B.一致 群策群力 向导
C.相同 集思广益 顾问
D.平等 广开言路 参谋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顿号提示横线所填词语与“广谋良策”构成近义并列,应体现广泛吸取意见之意,B项“群策群力”指大家共同想办法,一起出力,C项“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D项“广开言路”形容尽量给人们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均能体现广泛吸取意见之意,保留。A项“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不能体现广泛吸取意见之意,排除。
第三空,根据主题词“智库”及“智库成果快速报送”可知,横线所填词语应体现出智库辅助政府执政的作用,C项“顾问”指解答疑问的人,D项“参谋”泛指帮忙出主意的人,填入横线处均可形象表达出智库的积极作用,保留。B项“向导”指领路人,政府不会由一个社会机构领路,此处程度过重,排除。
回到首空,根据文意,可知先前政府与社会智库之间的渠道不畅,因此要给社会智库一个更加“平等”的待遇,D项“平等”,符合文意,当选。C项“相同”指完全一样,但“社会智库”与“官方智库”待遇不可能做到完全一样,程度较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高油价时代,如何节油成为车主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各种节能产品 ,汽油清净剂、节油贴、节油丸、省油精等等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应运而生 层出不穷
B.供不应求 五花八门
C.应接不暇 举不胜举
D.琳琅满目 屡见不鲜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辨析,都是常见常考的成语。A项“应运而生”是指顺应时机而产生,符合文中提到的“节油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个时机,保留;B项“供不应求”即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文中没有表明供求之间的关系,可排除;C项“应接不暇”是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放在此处搭配不当,可排除;D项“琳琅满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不符合语境,排除。故基本确定正确答案为A项。
以第二空做验证,“层出不穷”体现出不断出现的动态发展过程,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
7.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农耕文化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垂直农业作为新兴概念,可能一时难以被大众接受。因此,政府应普及与垂直农业有关的知识,让人们真正了解其所生产的绿色健康食品。可以先推出一些小型简易垂直农场,增加人们的认知度,获得社会认同。这类农场既可以作为实验基地,收集动植物的生长数据,培养一些新型作物;也可以作为科研平台,研发相关技术,培养综合技术人才。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
A.发展垂直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B.现阶段推行垂直农业面临的问题
C.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前景
D.垂直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开篇介绍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的背景,而后指出因垂直农业为新兴概念,一时难以被大众接受,所以政府应普及与垂直农业相关的知识,让人们了解并接受。之后进一步指出可以先从推出小型简易垂直农场开始做起,并论述这类垂直农场的作用,由此说明通过这类垂直农场的发展确实可以在普及垂直农业中发挥作用,最终让大众接受垂直农业。故文段重在说明垂直农业通过一些措施后最终可以被大众接受,强调垂直农业在我国未来可被大众接受这一趋势,对应D项。
A项,“紧迫性”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
B项,“面临的问题”为前文的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C项,文段核心话题为“垂直农业”,“农业”范围扩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北京猿人在50万年前就发明人工用火术,为全球最早之一;早在1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种植粟、水稻,农业起源同西亚北非并列第一;我国在乐器、独木舟、水利设施、天文等方面的发明发现也是全球最早或最早者之一。考古成果还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这些重大成就为我们更好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历史意义。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我国考古成就在世界考古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B.我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C.我国各个时代的文明发展成就都走在世界前列
D.中华文明史的研究离不开考古发现的证据支持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开篇介绍了我国的一些最新考古成果,论述通过这些考古成果可以探知我国在各个领域文明的起源,接着通过“还”表示并列,论述考古成果还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段结尾通过指代词“这些”对上文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故整个文段为分—总结构,重在强调这些考古发现可以展示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全貌,对应B项。
A项“在世界考古发展中的地位”、C项“我国各个时代的文明发展成就都走在世界前列”文段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中华文明史的研究”仅对应尾句的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①学界一般认为美学是以美、美的本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
②尤其应该辩证综合地研究主客体之间即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并以此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③但对于美学研究对象问题,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看法,迄今并无定论
④其实,我们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可以更加宽泛一些
⑤同所有学科一样,美学的研究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它的学科性质
⑥不仅要研究作为审美客体的美,同时要研究审美主体的美感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③④②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⑤③①④⑥②
D.⑤①④②③⑥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首句有①⑤两句,①句指出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⑤句强调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的关系。均可作为首句,不好判断。进一步观察文段发现,②句出现递进关联词“尤其”,通过“应该”提出对策,“应该辩证综合地研究主客体之间即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故前一句也应提出对策,并且话题与“主客体”相关。观察选项,②句前有④句和⑥句,⑥句通过“要”提出对策,强调要研究审美主客体的美,与②句话题一致且衔接紧密。④句强调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可以宽泛一些,不如⑥句与②句衔接紧密,故排除A、B、D三项,C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10.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社会适老化改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且老年人口规模还在持续快速增长。但我国城乡住宅普遍存在“不适老”的问题,大部分老旧小区未安装电梯和设置无障碍坡道。此外,大多数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方面遭遇了许多不便。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社会“不适老”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在此段之前最可能讲的是:
A.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是解决老年人生活不便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B.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适老化成为当下的社会热词
C.要转变认知观念,提升全社会的适老化意识
D.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大适老化改造的力度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为接语选择题的变形,此段之前论述的内容应与文段话题一致,逻辑衔接恰当。文段开篇指出在当前的背景下,社会适老化改造刻不容缓,接着通过具体数据指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占比大且持续快速增长,后文在转折后通过“此外”引导的并列结构,从“住宅”和“智能手机”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不适老”的表现,指出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社会“不适老”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整个文段先强调“社会适老化改造”已刻不容缓,后分析“社会适老化改造”的原因,即当前社会存在“不适老”的情况,故前文应提出“社会适老化”的话题,对应B项。
A项,提到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可以解决老年人生活不便的问题,文段在最后提及老年人生活不便的情况,故A项与文段末尾话题的衔接更恰当,更适合放在文段之后论述,排除;
11.以下选项能与左侧图形组成一个完整圆形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平面拼合。观察选项所给图形的线条分布形状,应与题干图形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具体拼合方式如下图所示:
故正确答案为A。
1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A. A
B. B
C. C
D. D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让我们找出一个和其他三个具有不同规律的图形。
解析一:观察发现,题干四个图形整体看起来很规整,因此考虑对称性,其中A、C、D选项均是轴对称图形,B选项两侧不对称,不是轴对称图形,与题干其他图形存在不同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B。
解析二:观察发现,题干图形趋向于生活化,因此考虑部分数。其中B、C、D选项中图形都是一部分,A选项中图形是两部分,与题干其他图形存在不同规律。
故正确答案选A。
由于题干图形对称性更为明显,所以倾向考查对称,如果想考部分数,图形没必要出的这么对称,并且B选项迷惑性比较强,因此本题答案粉笔倾向于B。
13.大豆:豆油:压榨
A.布料:成衣:缝制
B.水泥:房屋:建造
C.茶叶:茶水:冲泡
D.太阳:阳光:辐射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大豆经过压榨得到豆油,三者为原材料、成品和工艺的对应关系,并且豆油是通过提取大豆中的成分得到的成品。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布料经过缝制得到成衣,三者为原材料、成品和工艺的对应关系,但成衣不是通过提取布料中的成分得到的成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水泥经过建造得到房屋,三者为原材料、成品和工艺的对应关系,但房屋不是通过提取水泥中的成分得到的成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茶叶经过冲泡得到茶水,三者为原材料、成品和工艺的对应关系,并且茶水是通过提取茶叶中的成分得到的成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太阳以辐射的方式产生阳光,三者不是原材料、成品和工艺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缄口不言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虚怀若谷
A.三缄其口;大智若愚
B.畅所欲言;放荡不羁
C.守口如瓶;礼贤下士
D.口若悬河;矜功伐善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逐一代入选项。
A项:缄口不言意思是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形容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怕招惹是非,应当说的而不敢说或不愿意说。三缄其口形容说话极其谨慎、不轻易开口,二者为近义关系;大智若愚指有智慧有才能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愚笨,也比喻有智慧的人极有涵养,不露锋芒。虚怀若谷指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二者不是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缄口不言意思是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形容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怕招惹是非,应当说的而不敢说或不愿意说。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没有约束地把心里话吐露出来,二者为反义关系;放荡不羁意思是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虚怀若谷指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二者不是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缄口不言意思是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形容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怕招惹是非,应当说的而不敢说或不愿意说。守口如瓶意思是闭口不谈,像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二者为近义关系;礼贤下士形容重视人才。虚怀若谷指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二者不是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缄口不言意思是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形容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怕招惹是非,应当说的而不敢说或不愿意说。口若悬河意为说话滔滔不绝,像河水倾泄一样,形容能说善辩,话语不断,二者为反义关系;矜功伐善意思是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虚怀若谷指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二者为反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5.公平世界谬误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公平的,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反映公平世界谬误的是:
A.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D.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意思是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符合“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符合定义,排除;
B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能否达到目的看的是时运而不是自己,不符合“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也不符合“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意思是一个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一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或咎由自取造成的。符合“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符合定义,排除;
D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符合“一个人遭遇不幸,他自己也有责任,甚至是咎由自取”, 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6.我们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叫“酝酿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一诗句是这一效应的写照?
A.云外经年见双阙,马头乘兴数前山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风飒沉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时”、“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出自韩元吉的《同叶梦锡赵德庄游牛首山》,描写的是诗人游览牛首山的情景,没有体现“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也没有体现“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和“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只是解释了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没有体现“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现被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然又出现转机,“疑无路”体现了“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又一村”体现了“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符合定义,当选;
D项:出自刘得仁的《寄友人》,描述的是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没有体现“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也没有体现“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7.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这些“熊家长”对“熊孩子”百依百顺,溺爱娇惯,这使得“熊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容易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当“熊孩子”有些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时,“熊家长”也会以“他还是个孩子”来护短辩解,要求原谅。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熊家长”辩解所隐含的前提?
A.“熊孩子”犯错误不是故意为之
B.只要是孩子就难免犯错
C.“熊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好孩子
D.孩子犯错误应当被原谅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熊家长”要求原谅“熊孩子”。
论据:“熊家长”以“他还是个孩子”来护短辩解。
题干中论点说的是要求他人原谅“熊孩子”,论据说的是“熊孩子”还是个孩子,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因此考虑在“原谅”和“孩子”之间搭桥。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犯错误不是故意为之,与“被原谅”无必然关系,不能加强,排除;
B项:该项说的是孩子就难免犯错,与“被原谅”无必然关系,不能加强,排除;
C项:该项说的是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好孩子,与“被原谅”无必然关系,不能加强,排除;
D项:在“原谅”和“孩子”之间搭桥,为搭桥项,是家长辩解的前提,可以加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8.有人认为,语言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极其重要,语言不仅能方便人际间的交流,还能产生物质资料。
以下最能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A.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依靠语言
B.言谈举止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C.世界上很多夸夸其谈的人却是穷光
D.世界上不少富有的人能言善道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语言不仅能方便人际间的交流,还能产生物质资料。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提问句是最能反驳这一观点,所以本题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证明语言不能进行交流,直接削弱论点;
B、D均证明语言的重要,属于加强论点;
C题干中只说语言能产生物质资料,不是说一定会让人富裕,而且夸夸其谈的语言明显就不能产生物质资料,是无关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A。
19.酒精本身没有明显的致癌能力。但是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喝酒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正相关——也就是说,喝酒的人群中,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发现?
A.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可以稳定地附着在DNA分子上,导致癌变或者突变
B.东欧地区的人广泛食用甜烈性酒,该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很高
C.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成分,其在人体内代谢物与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物相似
D.有科学家估计,如果美国人都戒掉烟酒,那么的消化道癌可以避免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到题干论点论据。
论点:喝酒与多种癌症发生风险正相关。
无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说明了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是可以致癌的,解释了题干中所说“酒精无致癌能力,但是饮酒的人中患癌症的几率高”,属于解释论点加强;
B选项,以东欧的人和甜烈性酒作为例子,属于举例加强,加强力度比解释论点加强要弱。并且A选项说的是酒精和人体,是普遍性的,B选项说的是东欧的人,以及甜烈性酒,都属于个例,根据整体加强力度大于局部加强力度的原则,也可排除B项;
C选项,烟草能够致癌,其在人体内代谢物与酒精的代谢物相似,属于类比加强。但是类比只是一种可能性加强,要想证明酒精的代谢物能致癌,还是要进一步分析酒精与烟草致癌机理是否一致,其实还是需要类似A项那样的解释,故不如A项明确,排除;
D选项,如果戒掉烟酒,可避免消化道癌,但不清楚到底是烟致癌还是酒致癌,还是两者在一起能致癌,所以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0.课间休息时,一位同学帮老师擦了黑板,老师回到教室后询问是谁擦的黑板。
他问了四位同学,得到以下回答:
(1)或者班长擦了,或者学习委员擦了
(2)如果纪律委员没擦,那么班长也没擦
(3)如果卫生委员没擦,那么班长擦了
(4)班长和学习委员都没擦
实际上,四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擦黑板的是:
A.纪律委员
B.学习委员
C.卫生委员
D.班长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整理题干信息。
(1)班长 或 学习委员;
(2)纪律委员班长;
(3) 卫生委员班长;
(4)班长 且 学习委员。
第二步:分析题干。
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真假推理,先找矛盾关系,(1)和(4)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结合提问,只有一句为假,说明(2)(3)为真,对条件(2)进行逆否等价可知:班长纪律委员,假设班长擦了黑板,则纪律委员也擦了黑板,不符合题干中的只有一位同学擦了黑板,故班长没有擦黑板,对(3)进行逆否等价,可知:班长卫生委员,故班长没有擦黑板,可以推出卫生委员擦了黑板。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