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洋动物科学考察的结果显示,近十年来,许多海洋“有壳类”动物,如贝类、螺类和虾蟹类等,有外壳变薄、变软的趋势,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有壳类”动物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经常出现营养不良
B.外壳轻便的海洋动物更易于游动、捕食和躲避天敌
C.海水升温导致海洋动物的生长成熟周期缩短
D.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海水酸化
正确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常识。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进一步扩大,海洋酸化便是其中之一。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海水酸化导致包括贝类在内的众多小型海洋动物外壳和骨骼变薄。
故正确答案为D。
2. 古代诗词中包含着很多机械能原理。下列属于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的是( )。 A.将军夜引弓
B.大漠孤烟直
C.大鹏一日同风起
D.飞流直下三千尺
正确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动能指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重力势能指的是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
A项错误,“将军夜引弓”出自唐代卢纶的《塞下曲》,意思是将军在夜色中连忙开弓射箭。属于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B项错误,“大漠孤烟直”出自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意思是浩瀚的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
C项错误,“大鹏一日同风起”出自唐代李白的《上李邕》,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起飞,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属于风的动能和大鹏的化学能转化为大鹏的动能和势能。
D项正确,“飞流直下三千尺”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瀑布在下落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属于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故正确答案为D。
3. 语文世界如镜鉴:审视别人也在拷问自己。圣母院的钟声敲碎了伪善的面具,零丁洋里的叹息唤醒了民族的勇气。_______秋风,_______易水,壮士悲吟满腔抱负,涛涛乌江,_______佳人,英雄奏响末路穷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萧萧 泠泠 婷婷
B.溶溶 凄凄 款款
C.幽幽 粼粼 翩翩
D.簌簌 凛凛 楚楚
正确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形容“秋风”,A项“萧萧”形容马叫声、风雨声等,D项“簌簌”指风吹物体等的声音,均与“秋风”搭配正确;B项“溶溶”指宽广的样子或河水流动的声音,C项“幽幽”形容声音、光线等微弱、深远,两者均不能搭配秋风,故排除B、C两项。
第二空,形容“易水”,且根据文段中“壮士悲吟”、“末路穷歌”等表述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感情色彩偏消极。“泠泠”常用来形容小河发出的美丽悦耳的声音,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A项。D项“凛凛”指的是刺骨,寒冷的样子,凛凛易水意在表明寒冷的水十分刺骨,体现出一种悲凉之感,对应后文“壮士悲吟满腔抱负”符合语境,基本锁定D项。
第三空,代入验证,“楚楚”既形容女子容貌好,又有忧戚、凄苦的意思,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智慧洞悉百态笔触拷问灵魂--我的语文情结》
4. 司马迁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祗回留之,不能去。”“余读《离 骚》······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想见其为人。”《史记》的“太史公曰”据信有120余篇,大多________,彰显客观公正的史学观。唯有对孔子和屈原则是带着浓烈的个人情感,以基本相同的笔调,发出了触动人们心灵的赞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隐晦曲折
B. 直言不讳
C. 秉笔直评
D.光明正大
正确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横线后“彰显客观公正的史学观”对横线处进行解释说明,且需要与后文“唯有对孔子和屈原则是带着浓烈的个人情感”形成语义相反,因此横线处应体现《史记》的“太史公曰”是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有过多个人情感来进行书写。C项“秉笔直评”指拿起笔不加隐讳地径直写出,置于文段可体现出《史记》的“太史公曰”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之意,符合文意,当选。A项“隐晦曲折”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无法体现出客观公正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直言不讳”指说话坦率,毫无顾忌,侧重表达方式的直白坦率,与文段强调《史记》“太史公曰”的内容客观公正无关,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而横线处修饰《史记》“太史公曰”的写作内容,并非行为,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
5.再严明的纪律,不执行、不遵守、不维护,也是_______。从一些违反党纪党规的言行看,有不认真学习造成的情况,更有_______的情况。有的把政治规矩置于脑后,把党的纪律要求_______,毫无自我约束。纪律不是可松可紧的橡皮筋,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摆设。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事与愿违 敷衍了事 视而不见 B.徒劳无功 混淆是非 本末倒置
C.一纸空文 明知故犯 束之高阁 D.虚有其表 有恃无恐 弃如敝屣
正确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根据“再严明的纪律,不执行、不遵守、不维护”及“纪律不是可松可紧的橡皮筋,不是可有可无的空摆设”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纪律在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无法发挥效用之意。B项“徒劳无功”指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C项“一纸空文”指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D项“虚有其表”指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三项均能体现出纪律如果不被执行、遵守、维护,就成了毫无意义的规定,符合文意,保留。A项“事与愿违”指事情的发展与主观愿望相反,侧重结果与期望不符,横线处强调纪律不被执行、遵守、维护就形同虚设,并非强调结果与期望的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通过“更”可知,横线处与“不认真学习造成的情况”构成递进关系,前后语义相近,程度加重。C项“明知故犯”指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可与前文构成递进关系,且符合文意,保留。B项“混淆是非”指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与“不认真学习党纪党规”语义不相近,排除。D项“有恃无恐”指因有所倚仗而毫不害怕,文段并未提及“倚仗”,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根据“有的把政治规矩置于脑后”“毫无自我约束”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对党的纪律要求不当回事。C项“束之高阁”的意思是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指弃置不用或置之不理,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新华网《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
5. 近几年,主打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______,与之对应的产业链也日渐生成,创作与产业互相______,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 砥砺
B. 蜂拥而出 激励
C. 层见叠出 呼应
D. 呼之欲出 推动
正确答案:A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空,根据后文“也日渐生成”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与“日渐生成”形成并列,且又根据后文“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不仅要表达出现的意思,也要能体现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好的意思。A项“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符合文意,保留。B项“蜂拥而出”指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感情色彩与文段不符,排除;C项“层见叠出”指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无法与“日渐生成”形成并列,排除;D项“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根据“与之对应的产业链也日渐生成”以及“呈现生机勃勃的气象”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出“创作与产业”可以相互配合,变得更好之意,A项“砥砺”指磨炼,勉励,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动画电影彰显中国韵味》
7.1683年,牛津大学阿斯莫林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标志着现代博物馆的诞生。博物馆发展至今,其功能在收藏、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了教育功能。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大功能中,收藏是基础和前提,研究是手段和过程,教育是目的和结果。“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以博物馆为窗口和媒介,能实现研究成果从专业小众向普通大众的转化,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进而实现文明互鉴,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博物馆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 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
B. 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功能
C. 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D. 博物馆发展的同时功能性也在不断丰富
正确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开篇引出博物馆的话题,并指出当今的博物馆新增了教育功能,随后具体说明博物馆的三大功能定位。下文“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突出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属性,接着指出博物馆通过教育功能,能实现研究成果大众化、实现文明互鉴、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尾句进一步总结,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强国建设的积极意义。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强调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积极意义,对应C项。
A项,“博物馆持续发展”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三大功能”为文段分述句部分,非重点,且文段重点强调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选项偏离核心话题,排除;
D项,“功能性也在不断丰富”表述不明确,文段重点强调的是新增的教育功能及其重要意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光明网《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8.牡丹和玉兰都不会在正月里开花,但是《岁朝图》里却出现这两种花卉,并且都代表“玉堂富贵”的意思。古人为了让这些花不按时令盛开,想到了一个办法,叫唐花,有时也写成火字旁的“煻”,煻就是烧火的意思,类似我们今天的温室技术。冬天在温室里加温,催花早放。这样的技术其实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不过在汉代的时候更多是为了满足皇帝冬天吃蔬菜的需求。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岁朝图》里牡丹和玉兰花的象征意义
B. “唐花”这一专门术语的由来以及含义
C. 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实用的温室技术
D. 温室技术源于皇帝冬天吃蔬菜的需求
正确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文段开篇指出原本在正月里不会开花的“牡丹”和“玉兰”在《岁朝图》里均有出现,且具有一定的寓意,接着指出古人是利用“唐花”的技术来改变花朵盛开时令的,“唐花”的技术类似于今天的温室技术,尾句通过指代词“这样的技术”指代前文得出结论,强调温室技术在古代早已出现并得到应用,对应C项。
A项,对应文段开篇引出话题部分,非重点,排除;
B项,文段并未论述“唐花”的含义,无中生有,且文段论述了这一技术在古代的具体应用,并非单纯介绍这一术语的由来,排除;
D项,文段仅提到温室技术在古代可以满足皇帝冬天吃蔬菜的需求,并未说明温室技术来源于此,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光明网《岁朝清供之插花》
9. 所有生物都拥有共同的祖先,后来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进化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这是进化论告诉我们的答案。过去,科学家根据生物的外表和骨骼等来推测各种生物的进化历程。但是,近年来随着DNA分析等技术的进步,发现了一些颠覆以往观点、拥有意外亲缘关系的例子。生物世界里存在许多_________。海豚、海豹和海 牛虽然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比如它们都主要生活在水里,体型为流线型等,但实际上这3种动物彼此都不是 近亲。海豚和长颈鹿是近亲,而海牛和大象是近亲。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是:
A. “容貌相似的亲戚”和“毫无相似之处的外人”
B. “容貌相似的外人”和“不无相似之处的亲戚”
C. “外表相似的外人”和“毫无相似之处的亲戚”
D.“外表相似的亲戚”和“不无相似之处的外人”
正确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横线在文段中间,需考虑与前后文的衔接。横线前介绍科学家之前根据生物的外表等来推测进化历程,之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强调发现了一些颠覆以往观点的例子。横线后指出海豚、海豹和海牛外在特征相似却不是近亲,并介绍“海豚和长颈鹿是近亲,而海牛和大象是近亲”,即强调外在特征不同却是近亲。故横线处应体现有些动物“外在特征相似却不是近亲”和“外在特征不同却是近亲”,对应C项。
A项“‘容貌相似的亲戚’”、D项“‘外表相似的亲戚’”,均与文意相悖,排除;
B项,“不无相似”强调的是相似,与文意相悖,且“容貌相似”表述片面,“外表和骨骼”“生活在水里,体型为流线型”不仅仅指“容貌”,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新浪《生物间意想不到的亲缘关系》
10.比起线下,人们对自己在线上的言行更不加以控制。这种偏差被称作“线上去抑制化效应”。这个效应的理论基础是,人们在线下的日常生活中实际上是处在一种“抑制”状态,因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学会去抑制一些不太合适的行为,比如隐藏情绪,不会暴露自己太多的脆弱,更不会暴露自己的攻击性。但在线上,这种抑制化现象会被削弱:人们会和陌生人分享最私密的事情、最脆弱的情绪,也会把最恶毒、最凶狠的一面释放出来。________,人们在线上可能表现得更有同情心、更乐于助人,也会出现对自己的恶意、恶行更不加以控制的情况。
下列选项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线上行为有别于线下真人互动
B. 去抑制本身其实没有好坏之分
C. 这其实是网络霸凌行为的根源
D. 线上与线下的人可能判若两人
正确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横线位于文段结尾,且为尾句中的分句,故横线处所填内容应总结前文或提出对策,且与横线前后分句衔接恰当。文段开篇引出“线上去抑制化效应”,即人们对自己在线上的言行更不加以控制,接着介绍该效应的理论基础,后文通过“但”进行转折,指出在线上这种抑制化现象会被削弱,即人们会分享私密、脆弱的一面,也会释放恶的一面,横线后分句同样指出这一点。故文段尾句对前文进行总结,横线处应围绕“去抑制化现象”展开,并说明去抑制化现象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对应B项。
A项,缺少文段核心话题“去抑制”,排除。
C项,“网络霸凌”仅能对应“恶的一面”,表述片面,排除。
D项,文段仅表达有些人线上、线下表现不一致,“判若两人”程度过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网易《青少年网络霸凌: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折断了别人的伞》
11.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所给图形规律的是( )。
正确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元素组成凌乱,考虑数数。
题干中图形均由直线和曲线构成,且题干图形中都存在两条曲线,且两条曲线不相交不存在公共点。观察选项,符合此规律的只有B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B。
12.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正确答案: 【东汇达教育解析】
解析一: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图形均为汉字,优先考虑笔画数。九宫格优先横行看,第一横行笔画数依次为2、4、6;第二横行笔画数依次为6、4、10,即前两行均满足前两幅笔画数相加等于第三幅,沿用此规律,第三行笔画数依次为4、?、12,因此问号处应选择8笔画的汉字。A项8笔画,B项5笔画,C项4笔画,D项4笔画。
故正确答案为A。
解析二: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图形均为汉字,且“中”“回”存在明显的封闭面,考虑数面。九宫格优先横行看,第一横行面数量依次为0、2、2;第二横行面数量依次为0、0、0,即前两行图形均满足前两幅面数量相加等于第三幅,沿用此规律,第三行面数量依次为0、?、1,因此问号处应选择1个面的汉字。A、B、D项均为0个面,只有C项为1个面。
故正确答案为C。
13. 预约:拜访:礼貌
A. 刷卡:签名:密码
B. 评议:考察:廉政
C. 取证:起诉:公正
D. 实习:入职:晋升
正确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三词为对应关系,先预约再拜访体现了礼貌。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签名和密码是并列关系,都可以完成刷卡,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前后顺序错误,应为先考察再评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先取证再起诉体现了公正,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是对应关系,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先实习才能入职,入职才可能晋升,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不胜枚举:寥若晨星
A.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B.众望所归:不负众望
C.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D.杀鸡取卵:高瞻远瞩
正确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寥若晨星指稀疏得像早晨的星星一样,形容为数极少,二者是反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指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颠倒是非,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众望所归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或完成事情;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二者是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形容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二者不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高瞻远瞩指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目光远大,二者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5.涟漪效应是指在突发事件中,身处不同地区民众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态,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涟漪效应的是:
A.台风外围空气旋转剧烈,而处于中心的风力流动反而相对微弱,因此,灾民负性情绪从“暴风眼”区域向外逐渐增强
B.地震带上的重灾区民众在风险认知、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行为上都显著高于非重灾区民众
C.距离垃圾焚烧厂、核反应堆越近的民众,其风险认知程度越高,因而其忧虑感越强
D.距离大规模传染疫情爆发的时间越短,民众的焦虑情绪及恐慌程度就越高
正确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在突发事件中”、“身处不同地区民众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态”、“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灾民的负性情绪是从“暴风眼”区域向外逐渐增强的,不符合“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负性情绪越高”,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地震符合“在突发事件中”,地震带上的重灾区民众在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行为上都显著高于非重灾区民众,符合“身处不同地区民众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态”,虽未提及“负性情绪”,但也符合“越靠近危机事件中心区域,人们对事件的风险认知越高”,符合定义,当选;
C项:垃圾焚烧厂、核反应堆,不符合“在突发事件中”,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距离大规模传染疫情爆发的时间越短,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没有体现身处不同地区,不符合“身处不同地区民众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态”,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6. 人际冲突有两种:工作性冲突与情绪性冲突(关系冲突)。工作性冲突是因为对工作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思路和方法;情绪性冲突则是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 根据上面的定义,下面属于情绪性冲突的是:
A. 某单位领导因为坚持原则和下属发生严重的争执
B. 一位年轻女孩子,因男友的冷漠,和他吵起来了
C. 一位年轻的同事正在向顾客说明什么,但顾客表现得很激动
D.一位老者正在教训那些采摘校园玫瑰花的人
正确答案:B 【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领导坚持原则与下属发生争执并非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而是属于工作性冲突,排除;
B项:年轻女孩因男友的冷漠和他吵起来,体现了“情绪上的对立”,符合定义,当选;
C项:顾客表现得很激动,并未体现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排除;
D项:老者正在教训采摘校园玫瑰花的人,也未体现“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某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的大脑视觉皮层会“过度兴奋”。招募60名志愿者参加了相关试验,其中有一半人患有偏头痛。试验中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条纹栅格测试图,并让他们回答看后是否感到不舒服;进一步的测试中,还让他们在看图的同时接受脑电图测试。结果发现那些患偏头痛的志愿者在看到条纹栅格测试图后脑部的视觉皮层出现了较明显的反应。
以下哪项为真,最不能削弱研究者的结论?
A.在那些没有患偏头痛但对视觉刺激比较敏感的某些志愿者中,视觉皮层也会出现类似反应
B.此项研究中所研究的样本数量过少没有说服力
C.偏头痛患者看除条纹栅格测试图之外的其他测试图,大脑视觉皮层并未有明显反应
D.志愿者在做此项试验之前并未受到其他因素干扰
正确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A项:没有患偏头痛的人大脑视觉皮层也会“过度兴奋”,通过举反例来否定论点,可以削弱,排除;
B项:通过说明样本数量过少质疑试验严谨性,否定了论据,可以削弱,排除;
C项:偏头痛患者看其他测试图时,大脑视觉皮层并未有明显反应,通过举反例来否定论点,可以削弱,排除;
D项:该项说明研究团队排除了其他变量,保证了试验严谨性,属于必要条件加强,无法削弱,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8.一些对生态和气候感兴趣的古生物学研究者发现,中国东部与国外相比,虽然化石产出的具体时期有所差异,但埋藏于紫红色岩石地层的恐龙骨骼化石的埋藏相具有相似性,这是因为晚白垩世全球古生态及古气候是相似的。在中国,埋藏的恐龙骨骼化石种以鸟脚类鸭嘴恐龙与兽脚类恐龙为主,埋藏环境主要为冲积扇与河流环境;美洲以鸭嘴龙科为主,埋藏环境主要为平原。
要得到上述古生物学研究者的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晚白垩世的河流与平原具有不相同的埋藏环境
B.中国鸟脚类鸭嘴恐龙与美洲的鸭嘴龙科是不同种族
C.骨骼化石在不同地层的埋藏学特征取决于生态及气候
D.晚白垩世全球各地的紫红色岩石地层具有相同的埋藏环境
正确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A项:该项指出晚白垩世的河流与平原具有不同的埋藏环境,而题干讨论的是恐龙骨骼化石在紫红色岩石地层的埋藏相与当时生态气候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指出中国的鸟脚类鸭嘴恐龙与美洲的鸭嘴龙科属于不同种族,而题干讨论的是恐龙骨骼化石在紫红色岩石地层的埋藏相与当时生态气候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C项:该项指出骨骼化石在不同地层的埋藏学特征取决于生态及气候,建立了埋藏相与生态气候之间的联系,属于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
D项:该项指出晚白垩世全球各地的紫红色岩石地层的埋藏环境相同,而题干讨论的是恐龙骨骼化石在紫红色岩石地层的埋藏相与当时生态气候的关系,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9.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政策,要求从小学就开设逻辑课程,否则学生就难以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 反思、提出质疑,而逻辑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进行反思、提出质疑的习惯,提高相应的能力。
上述议论预设了下列哪项假设?
Ⅰ除非从小学开始学习逻辑,否则学生难以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
Ⅱ即使在小学阶段,学生也有能力理解并运用某些逻辑理论与方法
Ⅲ学生对现有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展开反思、提出质疑,这本身是一件好事
A.Ⅰ
B.Ⅲ
C.Ⅱ和Ⅲ
D.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C 【东汇达教育解析】
分析题干。
论点:要从小学就开始开设逻辑课程。
论据:逻辑课程能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质疑反思的能力。
Ⅰ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虽然是价值观,但题干中开设逻辑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反思质疑的能力,因此不符合题意,不是前提,错误;
Ⅱ有能力理解运用是小学开设逻辑课程能对学生有帮助的前提,即是论据的前提,正确;
Ⅲ质疑反思是好事,才要去开课,这句话是执行论点的前提,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20. 埃博拉病毒仅存在于长臂猿的体内,这种病毒对长臂猿无害但对人类却是无药可医。虽然长臂猿不会咬人,但是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蚊子传播,蚊子咬了长臂猿再去叮咬人类,人类就会被传染。因此,如果蚊子灭绝,人类就不会感染埃博拉病毒。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
A. 叮咬长臂猿的蚊子和叮咬人类的蚊子不是同一品种
B. 蚊子是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都非常强的动物,很难被灭绝
C. 长臂猿只生活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接触到
D.一些人会将长臂猿的皮毛加工成皮毛制品,这些加工后的皮毛制品也能传播该病毒
正确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蚊子灭绝,人类就不会感染埃博拉病毒。
论据:虽然长臂猿不会咬人,但是埃博拉病毒可以通过蚊子传播,蚊子咬了长臂猿再去叮咬人类,人类就会被传染。
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优先考虑否定论点的方式削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说明叮咬长臂猿的蚊子和叮咬人类的蚊子不是同一品种,也就是蚊子咬了长臂猿以后不会再去叮咬人类,削弱论据,保留;
B项:说明蚊子很难灭绝,但是论点讨论的是蚊子灭绝以后人类还会不会感染埃博拉病毒,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C项:说明长臂猿只生活在热带雨林中,极少数的人能接触到,与论点讨论的蚊子灭绝后人类是否还会感染埃博拉病毒无关,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D项:说明长臂猿的皮毛制品也能传染埃博拉病毒,即就算蚊子灭绝,人类还是有被传染埃博拉的可能性,否定论点,保留。
比较A、D两项,否论点的力度强于否定论据,故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