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农村工作必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 ),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A.制定政策 B.组织推进
C.协调各方 D.检查督办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第四条第一项规定:“党的农村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故正确答案为C。
2、董仲舒认为“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A.唯物论观点 B.唯心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常识。“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意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的推移进行简单重复。其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在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待客观事物,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故正确答案为D。
3、包光潜在《温暖的橘子》中提到,那是十年前的秋天,我和朋友到西北旅游观光。由于路途遥远,精神______。大约过了几个隧道之后,豁然开朗,两边的山坡出现大片的橘林。刚刚成熟的橘子,在一片翠绿中______地泛着橘红色的光彩。到了一个小站,火车尚未停稳,月台上已经到处都是奔跑的橘子。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萎靡不振 清晰可见
B.萎靡不振 若隐若现
C.一蹶不振 隐约可见
D.一蹶不振 时隐时现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空,搭配“精神”,表达含义为路途遥远,精神状态比较疲惫。A、B两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适合填入文段;C、D两项“一蹶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文段中未体现“挫折”的含义,排除。
第二空,依据文意“刚刚成熟的橘子”、“一片翠绿”说明橘子成熟的数量还不多,而且文段中表示是火车快速经过橘林,所以车上的人看到的是一片翠绿中橘红一闪而过,对应B项。A项“清晰可见”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虽说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但同兰比起来,唯菊独占一秋。“秋风有意染黄花”,如果你领悟了菊的意韵,是不是也会去有意为菊_____一番。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藻饰 B.点染
C.润饰 D.点缀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由并列关联词“也”可知,横线处应与前文语义相近,“秋风有意染黄花”指的是秋风有意把菊花染上金黄色,横线处也应体现出为菊花染色的含义,B项“点染”指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符合文意,当选。A项“藻饰”指用辞藻修饰,C项“润饰”指润色、修饰文字,D项“点缀”指加以衬托或装饰,均体现不出“染色”的含义,无法与前文形成对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马克思致力于_____资本的剥削与人的异化,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这种人民至上的立场情怀代表了一种极其高远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使得马克思及其提出的理念图景高踞于人类道义的_____。
A.批驳 出发点
B.批判 制高点
C.反驳 落脚点
D.批评 支撑点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二空入手,根据文段“代表了一种极其高远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及其提出的理念图景高踞于”,可知马克思提出的理念比人类道义的最高点还要高,B项“制高点”指对周围地形具有俯视、控制作用的地点,符合文意。A项,“出发点”比喻考虑问题的基点,C项“落脚点”指的是落脚之处,也指目的、目的地,D项“支撑点”指事物的关键所在,均无法体现出最高点的含义,与文段对应,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根据“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马克思对资本的剥削与人的异化持有批判的态度,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B。
6、技术的工具价值只有在正确的人文理性、目标价值引导下,才能发挥最佳功效。否则,技术也可能________,成为负能量的滋生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 B.变本加厉
C.为虎作伥 D.小题大做
【答案C】【东汇达教育解析】:横线后文对横线内容起解释说明作用,根据后文解释,“成为负能量的滋生场”可知技术会产生负能量,造成不好的影响。
A项“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相反,文段并没有关于行动的表述,故与文意无关,排除;B项“变本加厉”指情况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文段并未表明之前情况是严重的,故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为虎作伥”指帮助坏人做坏事,符合文意,当选;D项“小题大做”指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产生“负能量”并非小事,故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传统X射线在对抗癌细胞时,无法主动辨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在进入人体后实施无差别杀伤。与之不同,重离子束在穿越生物组织的过程中,不会在沿途不断地释放能量,而会在某个深度形成一个剂量高峰,科学界称之为“布拉格峰”。也就是说,在穿透过程中,重离子束只是路过,并不施加伤害;当它到达癌细胞时,才开始杀敌。这样,正常细胞终于可以不再被误伤,这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和关键器官。
根据这段文字,与传统射线相比,重离子束:
A.堪称“蒙面杀手”
B.采用“游击战术”
C.具有更强的“穿透力”
D.能精确“区分敌我”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A项,文段并未提及“重离子束”在杀伤癌细胞时会隐蔽自身,“蒙面杀手”无中生有,排除;
B项,文段并未提及“重离子束”在杀伤癌细胞时采用的具体方式,“游击战术”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文段并未提及“重离子束”的穿透力,更无比较,“更强的‘穿透力’”无中生有,排除;
D项,根据“也就是说······正常细胞终于可以不再被误伤,这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和关键器官”可知,“重离子束”可以精准分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区分敌我”表述正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8、“天下为公”的基本含义是,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不是一个集团、一个群体的。在“天下为公”观念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政治观念,也是过去四千年来中国政治运作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政治平等,人人都有参与天下之治理的机会。当然,参与方式非常多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可以参与天下之治理,比如修身、齐家,这就是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和基础。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中国政治运作的基本原则
B.“天下为公”的含义和表现
C.人们参与治理国家的多种形式
D.“天下为公”所反映的政治观念
【答案D】 【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天下为公”的话题,接下来指出“天下为公”背后反映出的政治观念,即为政治平等,人人都有参与治理的机会,尾句指出参与治理的方式有很多,并通过例子进行补充说明。故文段重在强调“天下为公”所反映的政治观念,对应D项。
A、C两项没有提及“天下为公”这一主题词,且对应解释说明中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B项“含义”仅为文段引出话题的部分,非重点,且“表现”表述不明确,文段已明确指出其背后的政治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科举曾是中国式选举制的一部分》
9、当你在家里拍了张炫富的钻戒照片,然后上传到自己的微博或者朋友圈,那么事情可能就不只是你想炫耀一下那么简单了。你分享的照片不是一张单纯的照片,它还隐藏着诸多信息,如拍照时间、相机或手机型号、拍照地点的经纬度。所以当这张照片摆上互联网时,对熟悉科技的窃贼来说,你就是一个明确且不需要踩点的目标。如果你还发布了“今天去看场电影或者明天去哪里旅游”的分享,那就是在进一步指引窃贼可以什么时候来偷了。
无法从这段文字推出的是:
A.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大数据分析去作案
B.个人信息泄露主要发生在网络社交平台
C.在网络社交平台炫富很可能会泄露隐私
D.面向公众的信息安全教育需要引起重视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文段只是说明“个人信息泄露”这一客观现象,没有强调信息泄露“主要”发生在网络社交平台,B项推断错误。
A项,对应原文“如果你还发布了‘今天去看场电影或者明天去哪里旅游’的分享,那就是在进一步指引窃贼可以什么时候来偷了”,故可以推出。
C项,对应原文“它还隐藏着诸多信息,如拍照时间、相机或手机型号、拍照地点的经纬度”,故可以推出。
D项,公众泄露信息,是自身的意识不足,故针对文段的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公众的信息安全教育”,故可以推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大数据时代,我们的隐私是怎么样“自我暴露”的?》
10、①弹性分析方法是众多分析方法中研究产业吸纳能力的基本方法
②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弹性系数最大,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这和北京市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以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相关
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开辟了大量的就业空间,为各层次的人群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就业平台
④自2006年以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分别为0.59、-0.08、-0.36、0.39
⑤所谓就业弹性,是指描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的比率,它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相关
⑥为了进一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就业的吸纳空间,研究者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④②⑥③ B.③⑥①⑤④②
C.①⑥⑤④②③ D.③⑤④⑥①②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本题可先确定尾句,比较②句和③句,③句为阐述现状的表述,②句通过“由此可以看出”进行总结得出结论,适合做尾句,排除A、C两项;
③句提到“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开辟了大量的就业空间”,⑤句是对“就业弹性”下定义的表述,③句和⑤句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
⑥句提到“为了进一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就业的吸纳空间”,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就业空间”等共同信息捆绑,确定③句之后接⑥句,对应B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11、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每幅图位于左上角的元素沿顺时针移动1格,位于左下角的元素沿逆时针移动2格,位于右上角的元素沿顺时针移动1格,位于右下角的元素沿顺时针移动2格,位于顶部的元素移动到中间,位于中间的元素移动到左下角,只有B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
1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图形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题干发现第一幅图是切圆,第四幅图是“日”字的变形,选项当中有“田”字的变形和切圆,考虑数笔画数,进一步观察,题干中都是一笔画图形,故问号处也应是一笔画图形。选项A是两笔画,B是一笔画,C是两笔画,D是两笔画。
故正确答案为B。
13、护士:输液
A.策划:文案 B.园丁:教师
C.主持人:晚会 D.钢琴家:演奏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输液为护士的工作内容,二者为职业和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策划文案为动宾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园丁指专门从事园艺的劳动者,可以将教师比作园丁,二者为比喻象征义,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主持人的工作内容为主持,而不是晚会,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演奏为钢琴家的工作内容,二者为职业和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4、词语:句子
A.概念:判断 B.定义:定理
C.书本:书籍 D.山谷:山脉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二者为组成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因此概念、判断属于并列关系,二者不符合题干中的逻辑关系,排除;
B项:定义是指对于一种事物的特征简要说明;定理是经过受逻辑限制的证明为真的陈述,二者不是组成关系,不符合题干中的逻辑关系,排除;
C项:书本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书籍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二者是近义关系,不符合题干中的逻辑关系,排除;
D项:山脉是指一系列山连在一起,成一条线;山谷是指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山脉是由山谷组成的,二者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15、近年来,压力重重的城市居民一直在绿色空间中寻找避风港,因为事实证明,绿色空间对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而这常常被用作修建更多的市内公园和开辟更多林地的论据。而“蓝色空间”——海洋、河流、湖泊、瀑布甚至喷泉的好处没有那么广为人知。然而至少10年来,科学家始终认为:临水对人的身心都有好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去海边两次的人精神健康状况更好
B.有研究证明,持续待在城市环境中更让人容易感到疲劳,心情抑郁
C.水生环境有独特的有利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少、阳光更多,临水生活的人往往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如水上运动、步行,临水还具有心理康复作用
D.研究表明,与绿色空间相比,待在水生环境中或附近可以激发积极情绪同时减少消极情绪和压力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临水对人的身心都有好处。
论据:无。
本题为选非题,采用排除的方法,将可以加强的选项排除,题干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考虑补充论据加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每周至少去海边两次的人精神健康状况更好,举例说明了临水确实对人的身心有好处,补充论据加强,排除;
B项:持续待在城市环境中,无法得知该城市环境是否临水,并且感到疲劳,心情抑郁说明对身心没有好处,无法加强,当选;
C项:解释说明了临水对人的身心有好处的原因,补充论据加强,排除;
D项:补充论据说明了临水可以激发积极情绪同时减少消极情绪和压力,即临水对人的身心都有好处,可以加强,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6、马兰:因为赵老师的课讲得特别好,学生都很喜欢他,所以他有资格参加学校十佳教师评选。
李溪:因为赵老师曾上课迟到造成教学事故,他不是合格的教师。所以,他没有资格参加学校十佳教师评选。
李溪的论证使用了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Ⅰ.有些课讲得好的老师发生过教学事故
Ⅱ.凡有过教学事故的教师都不是合格教师
Ⅲ.只有合格教师才有参评学校十佳教师的资格
A.仅Ⅰ B.仅Ⅱ
C.仅Ⅲ D.Ⅱ和Ⅲ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逐一代入选项。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赵老师没有资格参加学校十佳教师评选。
论据:因为赵老师曾上课迟到造成教学事故,他不是合格的教师。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I:在李溪的论证中并没有提到课讲得好这一话题,因此不是李溪论证成立的前提,无关选项,错误;
II:指出有教学事故的老师都不是合格教师,是论据成立的前提,即也是李溪论证成立的前提,正确;
III:说明不合格的老师就没有资格参加学校十佳教师的评选,建立了题干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是李溪论证成立的前提,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17、数百年来,人类一直想要对深海生物有更深的认识。各地流传的神话故事中,几乎都会讲到深海巨怪。希腊、挪威等国的许多有关人类探索海域的神话中,随处可见海蛇、大乌贼、巨鲨的存在。由此可见,在深海中,确实有不为人知的海底巨型生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深海是传说中动物的最佳住所
B.神话有很多是虚构的,并不可信
C.深海相机确实拍摄到了生活在深海中的生物
D.不同地域神话中的相似内容往往是现实的真实反映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深海中,确实有不为人知的海底巨型生物。
论据:希腊、挪威等国的许多有关人类探索海域的神话中,随处可见海蛇、大乌贼、巨鲨的存在。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深海是传说中动物的最佳住所,“传说中”并不能说明在深海中是否真的有这些动物,不能加强,排除;
B项:神话有很多是虚构的,并不可信,说明不能由论据中的神话传说推出论点中的真实情况,可以削弱,无法加强,排除;
C项:深海相机确实拍摄到了生活在深海中的生物,这些生物是否是“不为人知的海底巨型生物”不确定,不能加强,排除;
D项:不同地域神话中的相似内容往往是现实的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由希腊、挪威等国的神话中都有海蛇、大乌贼、巨鲨,可以推出现实深海中很可能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海底巨型生物,将论点和论据进行了搭桥,可以加强,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18、非虚构写作:指以“亲历事实”为写作背景,秉承“诚实原则”,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的写作行为,是文学创作的一种类型。
下列属于非虚构写作的是:
A.近年来,国内影视界对宫廷秘史情有独钟,很多影视作品都是根据史书上所载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有案可稽的史料已经成为这类影视创作的重要来源
B.为了真实再现一桩离奇凶杀案的主要细节,作家阿克亲自来到案件发生的小镇,进行了两年多的实地调查,最终写出了他的成名作《小镇奇案始末》
C.曹雪芹不但对社会生活有着严肃而深刻的哲学思考,也细心体察自己及身边普通人的不同命运。这些真实故事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丰富素材
D.许多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学者长年驻守农村,并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写就论文专著,这与喜欢运用国外流行理论方法的学院派写作在风格上显然不同
【答案B】【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以亲历事实为写作背景”、“秉持诚实原则”、“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的写作行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很多影视作品都是根据史书上所载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但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并非“以亲历事实为写作背景”,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为了真实再现发生的离奇凶杀案,作家阿克亲自来到案发小镇进行实地调查,符合定义关键词,符合定义,当选;
C项:曹雪芹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对普通人不同命运的观察创作了《红楼梦》,但这些只是其创作的素材,且小说中的人和事都是作者虚构的,而非真实发生,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学者长期驻守农村,并根据田野调查写成论文专著,但论文专著并非文学创作,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9、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能构成逃税罪的是:
A.某上市公司做假账隐瞒实际收入,三年来少缴税款共计1000万元
B.某小微企业在税务人员上门收税时,采用暴力方式抗拒征税,打伤税务人员
C.自由职业者王某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发现公司法人每年上缴税款比自由职业者要少2万元,于是开了一家咨询公司
D.某初创的科技企业,因对税收规定、财务会计制度不熟悉,导致少缴税款高达500万元
【答案A】【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某上市公司做假账隐瞒实际收入,符合“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符合定义,当选;
B项:某小微企业采用暴力方式抗拒征税,不符合“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王某发现公司法人每年上缴税款比自由职业者要少2万元,未提及公司法人是否存在逃税的行为,不符合“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某初创的科技企业少缴纳税款的原因是对税收规定、财务会计制度不熟悉,不符合“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选为A。
20、劳动争议是指在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职工小周因工作调动的问题与当地劳动部门发生争执
B.某企业职工小张和小李因工作上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
C.两个单位之间因职工小刘的借调问题而产生矛盾
D.职工老王因工伤未能获得保险赔偿而与工厂争执
【答案D】【东汇达教育解析】: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职工小周与当地劳动部门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企业职工小张和小李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两个单位并非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职工老王与工厂是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的关系,因为工伤未能获得保险赔偿而争执,劳动者有获得保险赔偿的权利,工厂有支付保险赔偿的义务,是因劳动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